2010年济宁市任城区教学能手评选理论试题
教育理论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说明:本题为公共理论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值为100分。
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一个填空,每个空2分,共20 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
证考准上.)
1、邓小平对教育的阐述很精辟,他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
2、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最基本的要义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 发展,培 科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 3、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即教育者、 、教育影响。
5、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办学指导思想属于 。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三级课 段学程管理体系。
7、新课程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属于 课程。
8、识记按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如有的学生数学公式背得很熟, 却不会用公式解决问题,他这种事识记属于 。
名姓9、一般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阅读,解题等属于 。 10、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是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d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3、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 d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思想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6、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c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什么素养( b )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d )
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式 D、教学模式 9、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0、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类课程包括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a ) A、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B、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美术
1
C、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体育 D、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音乐 11、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b )
A、教材 B、课程标准
C、教学参考书 D、教学辅导材料 12、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正确的表述是( a )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 C、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1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d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14、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属于(c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5、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不可取( a )
A、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D、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三、简答题:(共30分)
1、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5分)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有哪些?(10分)
3、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5分)
4、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分)
5、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哪些?(5分)
四、论述题:(共20分)(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你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小题)
1、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是如何进行教师角色创新的?(10分)
2、在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这一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10分)
3、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10分)
2
济宁市任城区教学能手评选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一个填空,每个空2分,共20 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邓小平对教育的阐述很精辟,他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最基本的要义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办学指导思想属于 观念文化。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7、新课程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必修课程。
8、识记按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如有的学生数学公式背得很熟,却不会用公式解决问题,他这种事识记属于机械识记。
9、一般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阅读,写作,解题等属于心智技能。
10、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是正迁移。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D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3、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 D)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思想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6、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什么素养(B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3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D) 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式 D、教学模式
9、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0、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类课程包括的内容正确的一组是(A ) A、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B、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美术
C、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体育 D、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音乐 11、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B ) A、教材 B、课程标准 C、教学参考书
D、教学辅导材料
12、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正确的表述是(A )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 C、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1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14、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属于(C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5、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不可取(A ) A、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D、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三、简答题:(共30分) 1、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5分)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有哪些?(10分)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5分)
一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4
三是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是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分)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哪些?(5分) 一、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二、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四、论述题:(共20分)(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你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小题)
1、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是如何进行教师角色创新的?(10分) 答案要点:
(1)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 (2)由命令主导型教师转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 (3)由被动阐释、执行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 (4)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答案要领:
答案只要能体现以上几点就可根据情况酌情给分。
2、在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这一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10分) 答案要点:
一方面要认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在学校的具体表现。
(1)在校学习时间长;(2)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上课、补课;(3)学生的作业总量过大;(4)考试频繁和考后排队排名;(5)随意停开规定课程,增加考试学科的课时,减少或挤占非考试学科的课时;(6)任意提高教学难度,用加快学习进度的办法变相延长学习时间;(7)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另一方面要明确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办法。
(1)减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2)严禁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上课、补课或上自习;(3)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特别是严禁布置大量机械性的抄写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习任务。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4)严禁频繁的考试和考后排队排名;(5)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6)改进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方面要纠正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上的误区.
(1)减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并不是说学生除在校上课学习外不能在校停留,学校要安排一定的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和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例如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到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体育场馆等教育教学活动场所活动,参与社团活动等;
(2)严禁双休日上课、补课或上自习,并不是说学生不能到校.学校在双休日要对学生开放所有教育资源,老师也要给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以便与巩固所学知识,决不是说节假日学生就可以放任自流;
(3)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并不是说要放弃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不是说不要学生刻苦学习了。学校仍要给学生配备必要的教辅材料。提倡教师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作业应分必作和选作,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提高;
(4)严禁频繁的考试和考后排队排名,但并不是不要考试和检测,必要的考试和检测还是要进行的,因为考试、检测在教学中发挥着反馈、检查、评价等作用; 答案要领:
只要能答出以上观点就可酌情给分。
3、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10分) 答案要点: 一、自主探究学习
1、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4、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5、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6、精心设计自主探究活动
5
二、合作探究 1、恰当进行学生分组 2、正确选择合作问题 3、有效指导合作学习 4、适时进行评价
答案要领:只要能答出以上观点就可酌情给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