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
发表时间:2013-12-23T14:00:39.3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9月总第132期供稿 作者: 刘 芳 耿光旭
[导读] 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教育部门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与选拔,在师资培训方面建立长远的计划。刘 芳 耿光旭 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116023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高等院校的英语后续课程教学甚至还没有开始起步,从而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出现断层现象。这也是我国大学毕业生语言应用能力弱、无法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以及英语技能无法适应工作需要等等问题存在的原因。而随着科技以及教育的飞速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要的目标,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发展好英语后续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已经成为目前高等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后续课程建设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经过多次改革和创新,我国高等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仍然一直停留在基础英语教育上,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也依然是高等英语教育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对应用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过程仍然以讲解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语法、词汇的分析讲解。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校里听说能力很好却不具备专业英文的阅读与听说写的能力因而无法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的局面。这种语言能力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脱节成为制约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主要瓶颈。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以及文化多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既要求他们精通业务水平,又需要他们具备参与国际交流与协作的语言能力,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培养新形态人才、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新高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建设后续课程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包括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与应用提高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在应用提高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主要是专业英语教学与高级英语教学。此外,《大纲》还特别指出“抓好高年级的专业英语教育,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并且要求“各高校都应在三、四年级继续开设专业英语课,并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英语专业课教师队伍”。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还提出了“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以及公开课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创建以及实施后续课程建设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发展我国英语教育的需求。 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教师。现在许多院校的英语教师大都出身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很容易受到学科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的限制,无法针对学生的专业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再加上近年来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英语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有所增加,进修和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时间和机会较为减少。同时,还有很多教师由于承担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因此无暇承担后续选修课的教学。
2.缺乏合适的教材。在我国,由于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科研优势的支持,部分资深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多数院系也都配备了专业英语教师,设置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并且有适合自己院校教学实际的专业英语教材。但是由于各个高校生源基础以及教学定位的不同,其他一般高校无法直接拿来借用,从而导致大多数普通高校在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中缺乏合适的教材作为参考,从而导致了课程建设的滞缓。 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建议
1.针对学生能力水平以及专业实际需求设置个性化后续课程。经过一、二年级的初级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已经相对牢固。此时学校应该本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教学目标,以把学生培养为既有专业知识又能够掌握本专业英语知识的目的针对客观实际来设置英语后续学习课程。此时,对学生的英语教育应该侧重于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实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要注意学生在阅读以及专业翻译等方面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教育,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2.更新教学理念,注意对专业英语教师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创建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知识为主,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熟悉并熟知各国的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在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专业知识和文化鉴别能力以及思辨力的培养。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之一还在于教师具有国际化人才的素质以及专业英语能力。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教育部门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与选拔,在师资培训方面建立长远的计划。
3.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培养目标拓展与开发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现有教材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还要注意通过其他渠道开发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和交际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知识来源为学生提供知识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跟专业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等跨学科性质的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虚拟社区、国际合作教学以及国际教室等,定期组织不同国度的学生进行专业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国际化交流的经验,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以便于更好地与国际人士沟通。 参考文献
[1]霍玉秀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的思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07。 [2]杨苏 完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推进教师转型[J].海外英语,2010,11。
[3]王雪梅 徐璐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