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专业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专业书
作者:颜廷安
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18年第05期
我痴迷毛笔书法二十余载,特别渴望写一笔遒劲隽秀的好字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书法素养,可是学书至今,我的毛笔书法水平却长期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掌握练习毛笔书法的正确方法。正当我抑郁苦闷、百思不得其解时,《楷书教学指导》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读过该书,我茅塞顿开,学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忽然就明白如何破解了,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有一种云开雾散的感觉。
我为什么如此垂青这本书呢?第一,该书编者对练习毛笔书法的人在学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如学书时选笔和用笔的方法、学书的步骤、有关练字的技巧及突破学书过程中的瓶颈期等一系列困扰学书者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第二,编者在答疑解惑时为了让解答分析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还在书中配上插图、举例子讲解示范,这样的精心设计,使讲述的道理生动浅显、通俗易懂,便于学书者学习;第三,编者专业水平高,提供给读者的练字实践经验是编者自身的练字、创作心得,这些方法、技巧简单实用,易于学书者模仿、借鉴,学书者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楷书教学指导》的编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全国著名书法家李松教授。在该书中,李教授认为练习毛笔书法者应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应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技巧、字的布局原理,才能练好字。他的见解独特,对我提高书写水平启发很大。其对我的影响如下。 一、发现字体形成过程,掌握书写规律
李松教授在《楷书教学指导》中提出一种学书理念: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发展是有过程的,发现、找到书法演变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学书是非常有益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书者如果只就某一种书体进行研究,会使学书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书者如果能站在书法演变的历史高度,了解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了解各种书体的形成过程,就掌握了汉字的演变和书法形成的规律,有利于学书者从书体的本质角度认识书法。我们都知道,汉字的演变规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如果学书者能从汉字演变的整个过程去思考并研究字体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去认识每种字体特点,就会对书写规律产生深刻的认识,就会对练字有所启发。
《楷书教学指导》一书还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的书写经验、笔画架构、字体布局、整体书写风格特点等方面指导学书者掌握汉字特点和书写规律。受此启发,我比较赵孟頫、王献之的作品后,发现赵孟頫的《洛神赋》是他在继承保留王献之的《洛神赋》书写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进行再创作完成的作品。这一发现对我的启发是:研究字体特点、演变规律,就能见多识广,就能准确把握某种字体的特点,有利于书法水平的快速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了解字体形成故事,把握汉字特点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原因的,各种字体的形成亦是如此。《楷书教学指导》一书中在指导学书者练习书法时,列举了草书形成的过程:草书是顺应汉代诸侯争斗形势而产生的,当时为了适应战争时迅速发布命令、传递信息的形势需要,负责书写命令的^就将原来费时费力的小篆改成更加便捷的草书。有了草书成因的知识后,学书者练写草书时就能准确把握草书快捷表意的特点,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草书字体书写的特点。《楷书教学指导》一书中还介绍了楷书、行书的书写特点的形成缘起:楷书是在汉隶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波磔、增加钩挑而演变形成的;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是楷书草化或草书楷化的结果。例如:北宋米芾的行书代表作《值雨帖》,该作品中既有楷体,又有草体,二者夹杂其中,互为映衬,形成该书独特的风格。了解字体形成故事,有利于学书者把握汉字特点,练习效果自然就神奇。
三、遵循书体书写方法。练字依法而行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许多学书者常常学而不思,或者思而不学,没有研究总结练字方法、技巧,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学书者书写水平的迅速提高。学书者若能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依法训练,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楷书教学指导》一书中的执笔、读帖、摹帖、临写等各种学书方法,是具体、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其中,我认为最有指导意义的是李松教授独创的“八卦图形”笔画训练方法。该方法是从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八个方位写笔画“点”。学书者可借助“毛笔书法练习用纸”上的米字格,训练学生从八个方向写笔画“点”。李教授认为各种笔画的构成,均是由各种“点”的笔画延伸锋尖、腹豪演变而成的。八个方向的“点”写好了,若能抓住各种笔画的两头特点,该书体的各种笔画自然就会写了,也就掌握了这种字体的笔画书写特点。另外,李教授在书中还特别强调中轴线在影响字的笔画架构、字的重心配置上所起的作用。李教授提出的书写训练方法实用有效,若学书者能依法练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四、掌握评价品鉴标准,按照标准练习
《楷书教学指导》一书中提出评价、品鉴书法作品的标准有:好作品中的笔画能体现出该书体的笔画特点和书家个性风格,如张旭的《古诗四帖》;好作品中的笔画间架结构搭配合理、得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或隽秀或道劲,或拙朴或奔放……如智永的《真草干字文》;好作品中的文字,是寓意丰富的美文,或寄寓着书写者的思想情操,或蕴含着书写者丰富的人文情怀,或洋溢着书写者的品格、气质,如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好作品中的文字布局具有音乐的韵律美,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好作品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具有画一般的意境美,如黄庭坚的《诸上座帖》;好作品中流淌着书写者的情绪、心境,如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奔溢着气势磅礴、豪迈奔放的思想情怀。学书者用评价、品鉴名家书法的标准指导学书,不难写出优秀书法作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本专业书籍的出现,会给一个人的学习带来巨大影响,它会让你换一种思路、换一种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楷书教学指导》就拥有这种魅力,这也是它的神奇之处。《楷书教学指导》是我学习毛笔字书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当我在学书道路上遇到问题手足无措时,它能为我指点迷津,教给我破解疑难问题的方法,让我豁然开朗,使我的毛笔书写水平再上一层楼。如今,我已离不开它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