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粮将农作物深加工产业链向高科技生化领域延伸

中粮将农作物深加工产业链向高科技生化领域延伸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Vo1.13,2006。No.6 蜃粮食与食品工业 I Cereal and Food Industry 信息传递 ・转让谨鲁 2006年我国大米产量呈小幅增长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大米产量比上年 增长了0.3 ,达3 190万t。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 种三季水稻,其中6月份收获的稻谷在全国总产量 中不到20 。有关机构曾预计2006年国内稻谷产 量仅增长0.1 ,即达到1.8074亿t,原因是西南省 份的水稻生产受到了干旱的破坏。 (米 乐) 宝球大米产黑麓局离发生巨大变化 有关研究显示,主要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大 米产需格局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食用大米的人VI所消 费的大米将会比2005年增加5 000万t,这主要是 由于南亚、东南亚以及亚撒哈拉非洲地区大米的消 费量呈显著增长趋势。未来10年,世界大米消费增 幅最大的地区将会是非洲,而南亚和东南亚的消费 增长速度将会放慢,东亚地区的大米产量和消费量 均呈降低趋势。 中粮计划出口更多玉米和小麦 有关数据显示,2006/200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 将会达到1.410亿t。小麦产量预计将达到 1.053亿t。并且预测玉米和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 将上涨,鉴于以上原因,中粮计划将在2006/2007年 度出口更多的玉米和小麦。 中粮目前正在向商务部和发改委申请出口配 额,中粮高层领导表示,出口有助于支持国内价格, 能将粮食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同时,指出2006/ 2007年度的产量超过了需求,可能会导致粮食市场 供应过剩。 (田 园) 国家将建立粮食质量检测体系 国家粮食局将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粮食检验机 构,建立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遵循合理布局、择 优选用、因地制宜、共建共享的原则。国家粮食局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挂牌设立国家粮食质量监测 中心,逐步在省以下设立若干个区域性国家粮食质 量监测站。第一阶段拟按生产省份4~6家、其他省 份1~3家的规模,初步形成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 中心为核心,覆盖全国粮食主产省份和人口密集城 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国家粮食质量 监测体系。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由国家粮食局统一命名 挂牌,省级中心名称为“省名+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 心”(简称省级监测中心);区域站名称为“省名+所 在地名+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简称区域监测站)。 (粱 源) 镀回油腩=i=业乞天发展超努 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第十五届年会 上,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会长王瑞元就当前 我国油脂工业发展趋势谈了七点意见;①油厂的生 产规模将日趋大型化、规模化;②油脂加工企业将进 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迈进;③油脂产品必 须坚持朝着安全、优质、营养的方向发展;④油脂深 加工将进一步加快;⑤特种油脂的开发利用将进一 步引起重视;⑥油脂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将进一步 增强;⑦油脂加工企业的节能、环保意识将被高度重 视。 (尤 嘉) 我国将用5年B寸闻 构建高效农产品质屋检验体系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于10月22日表示,为确保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的增强,我国计划用5年 时间,初步建立起一个由部、省、县三级组成的,布局 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 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据介绍,目前农业部已建设了12个国家级农业 质检机构和31 1个部级农业质检机构。部级质检机 构的建设也带动了各地农业质检体系的发展。目 前,农业系统除部级质检机构外,全国省、地市、县三 级已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机构1 780个,很多省 份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配 置了必要的速测设备或自检设备,有力地推进了从 基地到市场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田 园) 中粮将农作物深加工产业链 向高科技生化领域延伸 2006年10月18日,国内首个以木薯为原料, 年产40万t燃料乙醇项目在广西正式开工,该项目 实现了国内清洁汽油生产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首次 突破,也是中粮集团斥资百亿勾画的新能源版图中 的关键一笔 (克夏)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