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年 级 文 综 测 试 题
思 品 部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名言分别强调的品质是 (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
A.自尊 自强 自信 自立 B.自立 自强 自信 自尊 C.自信 自强 自尊 自立 D.自立 自信 自强 自尊 2、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患者提出:“反时歧视,拒绝排斥。”艾滋病患者的要求反映了他们 ( )
A.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 B.希望与人交往的心理 C.渴望恢复健康的愿望 D.自我尊重的心理品质
3、下列关于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④尊重自己是尊重他人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一个不能自立的人,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也就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要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 ( )
A.放弃学业,到社会上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B.立足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不事做起 C.凡事都自己做主,彻底摆脱父母和老师 D.树立远大的理想,承担自己的责任 5、一些家长认为:“七年级的孩子太小了,只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就行了,用不着做家务。”对于未成年人做家务,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
①能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能力 ②有助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③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关于自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自强是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B.自强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事有主见
C.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D.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7、“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感动中国》2001年度人物孟佩杰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 ) ①自立自强 ②乐观自信 ③意志坚强 ④爱国守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我国古代有“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遇到困难应该请求帮助 B.应直面挫折、不屈不挠 C.面对挫折,就知难而退 D.遇到挫折,要降低目标
9、小刚考试失利后,和要好的同学去郊游,通过欣赏大自然的风光,使自己郁闷的情绪得以调节。在战胜挫折方面,这属于 ( )
A.自我疏导法 B.合理发泄法 C.积累经验法 D.请求帮助法 10、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要战胜挫折,就必须 ( )
①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③学会自我疏导 ④完全依赖他人帮助 ⑤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A.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1、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启示我们要 ( ) A.正视自身弱点,善于战胜自己 B.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C.意志坚强,坚持到底 D.发挥自己的特长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名言激励人们要主动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坚强意志。下列名言与之包含相同道理的是 (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一天,我校七年级的三个同学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请你根据他们谈到的“症状”,为她们诊断“病因”,并开出“处方”。 (1)同学甲:“比赛前,我其实很想参加,可妈妈那几天正好不在家,我就一直拿不定主意,结果耽误了报名时间。” ①“病因”: (3分) ②“处方”: (3分) (2)同学乙:“比赛时,前面几位同学不是忘词就是笑场,我觉得冠军非我莫属,可结果我只获得了第四名。” ①“病因”: (3分) ②“处方”: (3分) (3)同学丙:“比赛后,我没有获奖,别人都这么优秀,我太糟糕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①“病因”: (3分) ②“处方”: (3分)
14、2012年2月3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我校七(1)的同学们观看了孟佩杰和刘伟的事迹介绍后,心灵受到很大震撼。班委会决定以“学榜样,做生活的强者”为主题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1)我列举:意志坚强的人都有哪些表现?(5分)
(2)我反思:找一找自身或周围同学身上有哪些意志薄弱的表现?(5分) (3)我行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如何向孟佩杰和刘伟那样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8分)
历 史 部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每小
题2分,共计9小题,满分18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2.“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4.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的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5.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6.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7.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赵州桥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8.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9.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计22分)
10. (8分)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正式创立?(2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 (4)谈谈你对我们今天的中考和高考制度有什么看法?(2分) 12.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l)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元朝时大规模人口流动,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族?(1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七 年 级 文 综 答 题 纸
思 品 部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1)① (3分)
②
(3分)
(2)① (3分)
②
(3分)
(3)① (3分)
②
(3分) 14、(1)
(5分)
(2)
(5分)
(3)
(8分)
历 史 部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9小题满分18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二、非选择题部分(22分) 10、(8分)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8分)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6分)
(1)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七年级文综答案
思品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7 A 2 D 8 B 3 A 9 A 4 B 10 D 5 D 11 C 6 B 12 A 二、非选择题 13、(1)①过度依赖他人,缺乏自立精神。 ②告别依赖,培养自立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作出选择。
(2)①过高地估计自己,这是一种自负的心理。②学会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3)①轻视自己,缺乏自信心。②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14、略
历 史 部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9小题满分18分) 题号 答案 1 A 2 A 3 D 4 B 5 D 6 C 7 A 8 A 9 C 二、非选择题部分(22分) 10.(8分)(1)张择端;东京(开封)(2分) (2)瓦子;邸店;轿子(3分) (3)交子;市舶司(2分)
(4)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任答一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分) 11.(8分)(1)科举制度;隋文帝时期。(2分)
(2)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2分) (3)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愚天下之心”。(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分) (4)言之有理即可(2分) 12.(6分)(l)秦朝;(l分) (2)行省制度 回族 (2分)
(3)明朝; 明太祖(或朱元璋)(2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