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复方磺胺喹恶啉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复方磺胺喹恶啉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来源:锐游网
中国兽药杂志 2010,44(9):32—34/吕小虎,等 复方磺胺喹嗯啉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吕小虎,马泽宁,程建国,王仲琴 (山西省兽药监察所,太原030027) [收稿日期]2010—0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280(2010)09—0032—03[中图分类号】S859.795 [摘 要] 建立了复方磺胺喹嗯啉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通过固定的 冲洗量并观察试验菌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结果表明,样品在冲洗量为500 mL时对细 菌、霉菌无抑制作用。复方磺胺喹嗯啉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500 mL。 [关键词] 复方磺胺喹嗯啉;微生物限度;薄膜过滤法 Methodology Validation of Microbial Limit Test for Compound Sulfaquinoxaline Solution LV Xiao—hu,MA Ze—ning,CHENG Jian—guo,WANG Zhong—qin (ShanxiProvinceInstitute ofVeterinaryDrug,Taiyuan 030027;China) Abstract:The appropriate method of microbial limit test for compound sulfaquinoxaline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which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membrane filtration and observing recoveries of experimental bacteria with a fixed flush amount.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flush amount was 500 mL,the samples didn’t have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teria and mildew.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microbial limit test for compound sulfaquinoxaline solution should use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with the flush amount of 500 mL. Key words:compound sulfaquinoxaline;microbial limit;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复方磺胺喹嗯啉溶液为磺胺类药物中专供治 (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以上菌种 均由中国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1.3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060904)、营养 肉汤培养基(080710)、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060315)、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060508)、改良马 丁培养基(051116)、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060621),以上培养基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疗球虫病的药物。根据《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 部要求,本文对复方磺胺喹嗯啉溶液微生物限度检 查的方法进行了考察并对建立的检查方法进行了 验证。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品 复方磺胺喹嗯啉溶液,由山东华 尔康兽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为100 mL:磺胺喹嗯 啉20 g+甲氧苄啶4 g,批号为070402。 1.1.2 验证用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CMCC (B)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白色念珠菌[CMCC 所提供。 1.1.4仪器HrⅣ一2000A型集菌仪,杭州高得 泰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PX一250B—Z型生化培 养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1.2方法采用薄膜过滤贴膜法¨J。 1.2.1 细菌、霉菌和酵母茵计数按照《中国兽药 作者简介:吕小虎I(1975年一),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安全技术研究。E—mail:sxa8@163.tom 2010,44(9):32~34/ ̄d'虎,等 中国兽药杂志 典}2005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细菌、霉 菌、酵母菌计数的方法学验证及菌落计数。 1.2.2菌液制备H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 mL营 养肉汤中,35'E~37℃培养l8~24 h,取此培养液1 mL加9 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采用10倍系列 稀释至l0。。~1O~,使菌数约为50~100 CFU/mL。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 mL改良马丁 系列稀释至10一~10~,使菌数约为50~100 CFU/mL。结果如表1所示。: 1.2.3供试液制备本品为抑菌型药物,直接采 用薄膜过滤法。 1.2.4验证方法试验组 ]:取供试液1 mL薄 膜过滤,冲洗液为pH 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溶 液500 mlM膜,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无菌的 1%对氨基苯甲酸溶液5 mL和试验菌。取出滤膜, 菌面朝上,放于培养基上,培养。 样品组 ]:取供试液1 mL薄膜过滤,冲洗液 培养基中,23"C~28 ̄C培养24~48 h,取此培养液1 mL加9 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采用10倍系列 稀释至10~~1O~,使菌数约为50—100 CFU/mL。 为pH 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溶液500 mL/膜,在 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无菌的l%对氨基苯甲酸溶 液5 mL。取出滤膜,菌面朝上,放于培养基上,培 养。阳性对照组 l J:取小于100 CFU/mL的试验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中,23℃~28℃培养5—7 d,加3~5 mL的0.9%无 菌氯化钠溶液洗下霉菌孢子,吸出菌液,取1 mL菌 液加9 mL的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采用10倍 表1 复方磺胺喹嗯啉钠溶液活菌预试验 ——菌1 mL薄膜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放于培养 基上,培养。 稀释剂对照组n I2]:取冲洗液pH 7.0氯化 活菌计数(CFU/mL) 钠一蛋白胨缓冲溶液500 mL/膜薄膜过滤,在最后 次冲洗液中加入无菌的1%对氨基苯甲酸溶液5 mL和试验菌。取出滤膜,菌面朝上,放于培养基 一上,培养。 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 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复方磺胺喹嗯啉钠溶液(薄膜过滤法)试验菌回收率测定 2结果 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100%。 按照《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 稀释剂对照组菌的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 平均菌落数/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100%;试验组 菌的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一供试品对照 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高于70%, ・34・ 中国兽药杂志 2010,44(9):32—34/ ̄dx虎,等 所以本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液 为500 mL的pH 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溶液(在 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对氨基苯甲酸溶液5 mE)。 按照《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进行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方法学验证试 验及检查。 2.1 菌液制备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制备同1.2.2项。 2.2供试液的制备取原液。 2.3验证法分组:取大肠埃希菌供试液1 mL薄 膜过滤,冲洗液为500 mL的pH 7.0氯化钠一蛋白 胨缓冲溶液(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人1%对氨基 苯甲酸溶液),将滤膜取出,放于100 mL胆盐乳糖 培养基中,重复两份,其中1份为供试品组,另一份 加入大肠埃希菌10~100 CFU/mL作为试验组,另 取大肠埃希菌10~100 CFU/mL薄膜过滤,加入胆 盐乳糖培养基100 mL中作阳性对照,35 ̄C~37℃ 培养l8~24 h,取上述增菌液0.2 mL,加入5 mL的 4一甲基伞形酮葡糖苷培养基(MUG)试管中,置 35℃~37℃培养5—24 h。观察结果(表3)。 表3 复方磺胺喹嗯啉钠溶液大肠埃希菌验证结果 试验菌 大肠埃希菌 (78 CFU/mL) 阴性菌一金黄色葡萄 球菌(61 CFU/mL) 未检出 阴性菌对照组:取供试液(1:10)10 mL薄膜过 滤,冲洗液为500 mL的pH 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 冲溶液,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l%对氨基苯甲 酸溶液和金黄色葡萄球菌l0—100 CFU/mL作为 阴性菌对照,35 ̄C一37 ̄C培养18~24 h,取上述增 菌液0.2 mL,加入MUG试管中,置35℃~37℃培 养5—24 h。观察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的结果显示,阳性组生长良好,试验组检 出说明本品采用该方法后对大肠埃希菌无抑菌作 用;阴性菌未检出表明该控制菌检验方法的专属性 好,可用于本品。 3讨论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薄膜过滤贴膜法测 定复方磺胺喹嗯啉钠溶液供试品,金黄色葡萄球 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 霉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80%,符合验证要求。表3 的结果表明,本品的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检查可采用 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500 mL。 根据上述结果,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用 《中国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中的薄膜过滤 法进行,薄膜过滤的供试品溶液的量为10 mL (1:10),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冲洗量为500 mL,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冲洗量为500 mL。 现行《中国兽药典》及现行的国家标准所列的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均笼统,药品常有抑菌现象, 这就必然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因此, 建议对每个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应详细描 述并写人标准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国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5:附录79. [2]王英.医学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保存和保管[J].海南医学 院学报,2006,12(1):57—58. [3] 应国红.18种中成药污染细菌的回收率试验[J].江西中医学 院学报,2005,17(3):65. [4] 杜娟.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研究[J].中国药 事,2006,20(3):1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