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赏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平台
2006年第8期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技能而顺利就业。 识要注意因人施教,耍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 避免用别人的标准来找闪光点。以此入手,让学生重树自 几年来,在尝试成功教育过程中由于优化了教学过程,因 化,而提高了汽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我感到教师不光要善于给 信。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 学生创造成功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研究教学规律,并科学地 睛。进入职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 掌握和运用教学规律,才能不断地创造一次次教学的成功。 者,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体味过语文课堂上成功的喜悦。 这是因为他们的语文能力在应试教育的环境笼罩下,大多数 (责任编辑:王兆文) 人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致使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丧失殆 运用赏识教育 为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平台 于彬 (瓦房店市第一职业中专,辽宁瓦房店 1 16300)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 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 异,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 经意问磨去了职教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如何在教学的过 程中探索出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 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赏识教育虽然不是万 能的,却有许多复杂的教育对象在赏识教育中完成了人格的 蜕变甚至是质的飞跃,这说明赏识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 育模式。 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 教育。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 感觉。成长的过程,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恐惧 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 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 职校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精力充沛。有极强的求知 欲和创造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演讲、辩论、小品和课本剧表 演等活动,可以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可以让他们在不 断竞争中充满斗志,可以让他们在不断实践中获取自信,激发 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赏识 教育,可为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平台。 一是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学 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激励机制得到了较 好的运用,教师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让学生展示自己, 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肯定和褒扬。如在语文课上,看谁在最 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提问时谁能给以准确的 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谁能 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等等。这时。教师给表现好的 学生加课堂表现分给以鼓励。总之,教师不失时机让每一个学 生感受成功,这种课堂上的成功教育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 要意义。 二是潜心观察,寻找每一个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赏 尽。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为 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 起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平 时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偶尔在课堂作文中写到自己崇拜的 明星,写到自己的亲历亲为,也会进发出激情的文采。这些学 生,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善于朗读,有的思维活跃,这些都需要 语文教师潜心观察,找寻到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 点,并把它放大,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鼓励,激活其思维,激 发其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科上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三是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新课堂 观主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 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自信 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的人,往 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 使学习有始无终。通过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 树立自信心。根据学生的爱好,设立新闻小组、书法小组、文学 社团等。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感兴趣的各个领域开拓、 延伸,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 结合起来,把教语文知识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 知识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起来,开创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和模式。 四是模拟多种角色,让学生丰富经历,更加自信。职教学 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围绕听说读写能力而派生出来的适应 社会需要、适应专业需要的各种能力。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 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 力。因此,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动口动手。如自编 考题,自改作文,互写评语,演讲、辩论、小品和课本剧表演。当 校园记者进行社会调查,做校内主持人,创编文学社小报等。 课堂上可以随机选择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模拟社会不 同角色表现自己。让学生敢上台说话,知道该说什么,知道怎 么说更合理,那么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就会更自信。在每一个环 节中,都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 试成功的滋味。 学生在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 养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在赏识中不断完善了自己,进而形成 健全的人格。 (责任编辑:王兆文) ・ 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