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来源:锐游网


论述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深刻影响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第一次中东战争可以看作是整个阿以问题的开端和导火索,表面上看战争由阿拉伯国家发起,而事实上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可避免。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领土之争,也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之争。

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巴勒斯坦问题,美苏代表主张在委任统治结束后立即进行分治,他们的主张获得通过。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当时人口接近巴勒斯坦总人口的1/3,拥有当地当地6%的土地。)

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维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运动,而犹太复国主义者认

为,“联大”分治决议的通过是个大好的时机,决定采用武力建立犹太国。在美国的饿支持下,犹太建国协会征集17—25岁的犹太青年入伍,同时,美国以优惠的价格向犹太复国主义者提供价值千万美元的制造军火的机器和武器装备。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战争的进程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阿军发起进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以色列仓促迎战,阿拉伯坐失良机。

1948年5月15日凌晨,阿拉伯国家军队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对以发起进攻,以军基本处于被包围状态。

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

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联合国在1948年5月29日宣布了一项停战协议,它于6月11日生效并持续28天。这次停火由联合国调停员福克·伯纳多特负责监督。同时对交战双方实施武器禁运以确保他们遵守停战协议。停火期间阿拉伯方面没有取得更多急需武器,并产生内部纠纷,而以色列方面则设法从捷克斯洛伐克 获得了违法武器装备。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在停战协议有效期结束之前,福克·伯纳多特提出了一项新的土地分割计划,即将加利利地区划给犹太人,将内盖夫地区划给阿拉伯人,但是以阿双方都拒绝了这一计划。7月8日,埃及恢复开战,这场战争又重新开始。

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以色列奋起反击,阿拉伯且战且退。

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军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在北线,7月15日—16日,以军2个营利用夜间实施突袭,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而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在第二次停火期间,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和武器装备。相反,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内不矛盾进一步激化,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

第三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以色列发动三次战役打败阿军。

10月15日,有美国、苏联撑腰的以色列军队悍然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

攻。这次进攻,以军主要目标是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为此,以军成功地发动了几次战役:“约夫”战役 、“希拉姆”战役和“霍雷夫“战役。

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以色列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

历时十五个月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联盟的失败而告终。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以色列与外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先后签订。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付出了承重的代价。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伤2.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流落到附近的阿拉伯国家。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

战争不仅未能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反而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双方的敌对情绪加剧,为日后长期激烈的冲突埋下了祸根。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也给各国的内政外交带来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从此,中东进入了一个战乱不断的动荡时代,巴勒斯坦问题也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大热点。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级结果和“分治”的政策和大国的插手干预有着直接的联系。

可以说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直接的根源。当然,反过来第一次中东战争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反对英国的“委任”统治日益发展,美国为加紧向中东地区渗透,以取代英、法在中东地区的统治地位,不断施加压力和影响,置英国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迫使英国不得不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联合国终于接受加拿大、捷克等国提出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提案,按照民族分别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通过了决议。美国和前苏联都宣布支持这一“分治”决议。随后,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美苏又率先宣布承认以色列。就在以色列国成立的当天夜间,便爆发了阿拉伯联盟国家军队对以色列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第1次中东战争。从此,以阿拉伯联盟国家为一方,以以色列为另一方的阿以矛盾对立,每酿成一次大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都是因“分治”问题的矛盾激化与美苏等国插手干预和利用密切相关。这一地区的矛盾斗争日益成为美苏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受其制约和影响。这就充分说明,推行巴勒斯坦“分治”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与干预,是导致这一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而由“分治”引起的民族、领土和宗教等的矛盾对立,是酿成战火连绵的直接动因。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土争端为核心的中东问题还未解决。阿拉伯联盟军队在第一次中东战争虽然失败,但它们为争取阿拉伯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并未中止。中东地区阿以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军事斗争,世界大国对这一地区的剧烈争夺,不会中断。在中东地区这一战争舞台上,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将愈演愈烈。

参考文献:

①:《中东战争全史》 【日】田上四郎/著

②:http://baike.baidu.com/view/89240.htm

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1913658.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