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桃源县实施生态县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桃源县实施生态县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锐游网
桃源县实施生态县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张建 (中共桃源县委党校)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 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县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 果。 桃源县地理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物产丰 富。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注重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 (二)环保基础设施仍需继续加强投入 目前创建投入还停留在工作经费的层面,且额度偏低。创建 指标的提升.项目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缺少项目资金 的投入.部分创建指标不明显,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部 分指标还出现了下降趋势,如农产品三品种植面积比重等指标。 (三)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是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尚未得到 一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的“绿色发 有效处理:二是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带来水环境和土壤污染较严 展”理念.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 重;三是畜禽养殖治理力度不够,有待经一部改进与深化;四是 发展。 ’ 乡村财力普遍薄弱,创建资金不足,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资 一、生态县建设现状 金十分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乡村公共绿地有待改善, (一)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人心 环境卫生仍存在死角,村容村貌有待整治提升。 一是开辟了电视专栏。在桃源县电视台开设“创建生态桃 三、推进生态县建设的建议 源”的专栏.对全县的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二是组 (一)完善生态建设创新制度 织了主题活动。以“6.5环境日”、“中国水周”、“绿色桃源”为载 生态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吸纳 体,突出“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生态桃源”主题,组织开展“万人绿 最新环境政策管理制度,与时俱进,以保障建设目标切实落实。 色出行”、“倡导绿色消费”、“保护母亲河”等生态公益活动。一方 推行绿色金融政策,试行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企业开展污染治理 面唱响了生态建设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从细微末节处改变着人 和升级改造;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补助资金,建立专项补助机制, 们的生活习惯,形成思想上重生态,行动上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优化升级;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开 三是加强了阵地建设。将生态教育搬进课堂,把“生态文明、美丽 展环保和排放的技术交易、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碳排放交易等, 湖南”等生态保护教材纳入全县中、小学教学内容,绿色创建蔚 为平衡环境责任提供平台;逐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重 然成风。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消费” 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畜禽水产养殖污染 等创建活动健康发展,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大幅度提高。人们幸 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及生态示例创建活动 福指数显著提升。 的开展。 (二)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形成框架 严格执行执行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的 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立足现有特色产业和资 主体功能要求,制定不同的环境标准,更好地促进有关环境政策 源优势,以生态经济为主导发展模式,以绿色低碳为目标,重点 在不同区域的落实,以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改革现行 推动旅游产业跨域发展。倾力打造旅游经济强县,提升农业产业 排污收费制度,逐步引入排污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 化经营水平,发展都市郊区型农业,使全县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全 策;促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化;强化各级镇府公共 面提高。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例达 环保投入责任。 到60%以上;提高全县绿色GDP产值,降低GDP能耗和污染物 (二)强措施重监管严格审批准入 排放强度。通过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桃源生 对于生态创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强化措施进行重点监管。 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首先是强化环保准入,对于新上项目必须要确保符合国家产业 (三)环境污染控制框架逐步建立 政策,要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一律 一是加大了重点污染企业、采钨采金企业的专项整治力度, 不批,严把环保“第一审批权”准入关口,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 对全县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配套和完善,确保“三 “三同时”制度,确保工业企业实现“以新代老”“增产不增污”:其 废”达标排放;二是加快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改善城镇居住环境。 次是要依法实施生态保护法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 重点开展沅江沿岸乡镇及重点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集中 和遵行正是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建设规划的法律 开展农户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大大缓解了生活污水对全县 保障。三是加强创建考核力度,狠抓反面典型,定期开展环保专 水环境的影响;三是围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 项性督查,对查出的反面典型要揪住不放,公开曝光、追究问责。 治理、林业资源保护、清洁能源推广,农村神态环境状况得到明 (三)加大环保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显好转。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逐年加大政 二、生态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府财政投入,不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 (一)生态产业尚待整合 态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一是加大各级资金投入。县、乡、村 目前桃源县已经初步建立了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 三级都将生态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污染治理和基础设 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框架.但生态体系产业 施建设资金投入。二是主动对接项目资金。抢抓建设机遇.主动 内部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还需加强。农业龙头产业带动作用还 对接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农村安全饮水 不明显,产业优势不是很突出,综合生产能力较弱;传统产业有 工程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开发等。三是发挥政策调控作用。要始 待转型升级,低碳、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 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合的绿色产业较少,工业园区经济体量不够大,自我发展能力有 充分发挥排污费治污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明确污染者为污染买 待提高,园区高精尖项目还需引进:旅游开发业开发档次有待提 单的要求,自觉加大自身污染治理和环境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 升,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服务业从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采取“关爱性严管,辩证性保护,真实 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在三大 性促进,长远性发展”的工作策略。及时消除各类环境污染隐患. 产业中的比例具有提升空间,在县域经济中的拉动作用有待加 努力维护我县广大群众的环境权益,确保我县社会和谐稳定。 强。 当代青年2ol5.1o l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