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物流管理作业—— 最 后 一 公 里
小组成员:2009630100 蔡如森
2009630106 刘莺蓉
2009630122 蔡永胜
2009630124 张是毅
2009630126 周 璞
浅析最后一公里物流
一、概述——什么是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Last kilometer) ,也常被称为 Last Mile(最后 一英里/最后一公里) ,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的而且是关键性的步骤 (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
二、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所面临的“瓶颈”
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最后一公里物流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 在快递行业,就是包裹汇集点发送到消费者家里 的这段过程。
渐进式增长的电子商务,在2010变成爆发式蔓延。在2011新年伊始,阿里巴巴启动全面物流战略计划,马云高调亮相,将领衔千亿元资金投资建设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体系。京东商城的物流布局也紧锣密鼓。201 1年后,中国的电子商务注定会不平凡。电子商务之战,归根结底是物流之战。快递式的物流配送模式将助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又将扩充快递的市场容量。这辆高速奔跑的列车将如何保持均衡?上游的发展如何带动下游健康跟进?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能否都有所贡献并有所获益?
快递业作为新兴行业,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但是,作为流通环节“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屡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快递车辆市区行车难、停靠难以及没有快递车辆的车型标准
(二) 快递企业爆仓现象时有发生。
(三)快递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缺。
(四)快递公司在我国二三级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配备的资源不够。
(五)电子商务倍速增长促进快递民营企业和邮政快递快速发展,竞争激烈。
三、让最后一公里更轻松
(一)如果说“最后公里配送”是电子商务的瓶颈,那么就不得不提到,配送车辆的问题。落实到最后一公里配送载体—— 城市配送车辆。
在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从法律上解决了快递车辆和配送车辆上述问题。要突破这个瓶颈,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如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公安部等修改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前,快递业的同仁们急切期盼这一快递车辆通行的发展瓶颈早日解决。
网络上搜到一款号称“中国首辆物联网3D物流专用车”的江淮星锐商用车。外形上看,也瞧不出和普通车有什么区别,但内里可就是普通物流车没法比的了。3D物流车一般坐两人,一人驾驶,一人收发。车里配有行车电脑,货主、物流车司机、物流公司能通过联网得知车辆的位置、运行路线、装载状况等等,甚至还能监测到胎状况、车厢内的温度等等细节,以物联网提高车辆运输效率,减少空载、半载,降低成本,保障货品的安全。这款3D物流专用车的内部空间设计也是一大亮点。车后部的车厢未设置座位,车壁上有两层架子,可以放一些包裹邮件,快递员按照分类放。此外,车门可以1 80度开启,两车对货时,车子可以开得更近,搬运更方便。物流车的下面还有个可以拉伸的小推车,一些重的包裹不好搬运,可以走梯子。虽然这款车子的实用性非常值得称道,但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国
内对3D物流车的认识还未跟上。
(二)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投入, 逐步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中小城市和农村确实存在着客观条件的问题, 要一下就实施好最后 一公里的服务是基本不可能的。 然而随着中小企业和农村的发展,网购的普及,快递行业加大在这 些地方的都日也是必须的。我们需要在先保证快递不受损的情况下, 准时把快递递送到,然后再增加派单人员,配置一些便于在当地形式 的交通工具,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三)提高派单员人员录取的条件,增加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培 训。 很多的快递公司没有重视对派单人员的选择, 因为派单人员不需要 过多的专业专业能力,从而使得派单人员的录用考核比较简单,也因 此使得我们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实施得缺乏质量。 我们应该提高派单人员的录用标准,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训。
(四)设立消费者评分制度,提高对派单人员的奖惩制度。 比如中国移动等公司,在这一点就做得很好,让消费者有评价员工 的权利, 从而更好的督促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 而在快递行业却没有。 如果建立这样的评价制度,在根据这个评价制度来实施相应的奖惩, 我相信快递的派单员人会做得更好。
(五)当当网物流大提速决战最后一公里
为了冲刺百货零售规模,当当网一直在马不停蹄的在全国新建和扩建物流配送基地。随着郑州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 当当网已拥有战略布局于全国六个城市的九个物流中心,库房总面积已达到1 6万平米,物流可覆盖全国1 238个地区和80多个城市,90%的订单可在下单后24小时内发出。这一国内电子商务领域迄今规模最大的物流配送网络,成为当当网抢滩百货零售的新引擎。与部分自建配送队伍的B2C企业不同,当当网尽管自建库房,
却并未自建配送队伍,而是与大约1O0个第三方城际运输公司和区域第三方快递公司组成自配送网络合作为用户配送商品包裹。当当网总裁李国庆说,之所以选择第三方物流,是因为这样更灵活,成本也低, 自建队伍则弹性很差,也很难匹配各个地区的销售增长速度。由于采用自行研发的捡货、包装和库存管理系统,当当网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大件货物,每日处理订单可达十万件。李国庆透露,当当网会在快递服务中附加更多的服务功能,让配送网络逐步转化成有综合服务能力的渠道,当当则充当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角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