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漫谈
唐诗漫谈
作者:马新超 董 艳
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4年第07期
三、中唐诗歌(代宗大历时期至穆宗的五六十年)
中唐前期,诗歌相对沉寂,刘长卿、韦应物继承王孟诗派,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工于五言。
元结、顾况等人的乐府诗歌反映了民生疾苦,他们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人物。
从贞元中到文宗太和初年的三十年为中唐后期。在这个时期,诗坛上出现了“中唐之再盛”的局面,诗歌发展走向多元化,形成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
白派———以白居易为代表,还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诗人。他们吸取杜甫成功的创作经验,以新题乐府写时事,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掀起了“新乐府运动”。其诗以反映民生疾苦、针砭时弊为主要内容,以浅显平易的语言和乐府的形式为主要艺术特征,在当时影响很大。
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还有贾岛、李贺、卢仝。他们以奇崛横放的笔墨矫正了大历以来平庸浮艳的诗风,开创了奇险生新的新诗派。他们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富于创造性的精神而特别致力于在杜甫胸中笔下还没有来得及开拓的境界。内容上他们写险怪,写幽僻,写苦涩,写冷艳,甚至写凶狠;形式上他们以散文句法入诗,选用词语生动传神;尤其是27岁就英年早逝的李贺勇于大胆开拓,作品想象丰富而奇异,具有奇崛冷艳,明丽凄清的浪漫主义风格,成为中唐诗坛上又一位富有大胆创新精神的天才诗人。
同时,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诗人。他俩并称“刘柳”,其艺术风格不同于以上两个流派。柳诗峻洁而清腴,模山范水之篇,上承谢灵运;刘诗简练而沉着,讽刺时政之作,下启苏东坡。
总之,中唐是唐代作家和作品产生最多的时代。
四、晚唐诗歌(文宗太和至唐亡的七八十年)
被后人尊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杜牧擅长用大手笔写咏史诗。在他的诗中,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就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利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他长于七绝,格调清丽明快,风格俊逸豪爽。
李商隐则长于七律,擅长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深情沉郁、绮丽精工的风格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宗国之衰,足以接席杜甫而无愧。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又不易理解。他的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情思流动呈跳跃式,意象组合非逻辑式,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常常可作多种理解。其艺术技巧,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贡献。 同李商隐齐名的温庭筠,情思才力比不上李,但其浮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 大中之后,诗坛上出现两种倾向:一种以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为代表,继承新乐府现实主义传统,批判现实,但才能不及中唐诗人;另一种以韦庄、司空图为代表,诗作注重形式美,思想内容贫乏,但艺术成就较高。
晚唐后期的诗人,或走向华丽,或走向淡泊,成就不大,随着大唐帝国的没落,唐诗也日趋没落了。 (全文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