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苦干实干 开放创新 全力构筑铜仁文化发展高地
苦干实干 开放创新 全力构筑铜仁文化发展高地
来源:锐游网
【特稿】 苦干实干开放创新 全力构筑铜仁文化发展高地 文I省委常委、铜仁市委书记廖国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 方式和价值系统的体现。文化是民族 的血脉,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 力、凝聚力之中,作为一种精神力 量,能够转化为助推人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 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省第十一次党 代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发展文化指 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铜仁加快文 化建设步伐,就是要把丰富的文化资 源变成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精 品,以文化凝聚发展力量,以文化提 升群众幸福感,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发 展硬实力。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处于 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省委常委、铜仁市委书记廖国勋(左三)在铜仁民族风情园调研。(蔡振强/摄) 上,地处湘、渝、黔三省(市)结合 部,29个民族聚居于雄奇险峻的大山 山・弥勒道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展、奋力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要与 中,加之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与当地 集生态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两 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 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铜仁奇妙 江”即锦江和乌江,蕴藏两百多里绝 好幸福新铜仁的目标,必须加快文化 的山地文化特征和独特文化表现形 壁叠嶂、景象万千的乌江山峡画廊和 建设。铜仁的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传 态,具有多元与独异聚合、传统与 风光旖旎的百里锦江画廊,集生态文 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去其糟粕;既 开放共生、高雅与俚俗交融的特点。 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整 要保留最初的文化记忆,又要合理吸 既有开放融合的文化雅量,又有保守 个区域体现出铜仁文化的四种文化特 纳现代优秀文化;既要在漫长的文化 封闭的本我特征;既有“夜郎自大” 质,即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 演进中保留独特的文化标志,又要赋 的自负情结,又有“夜郎自小”的自 化、红色文化。“梵天净土・桃源铜 予文化以现代表现形式。具体地说, 卑情怀;既有乐天安命的小农意识, 仁”唱响了铜仁对外形象,形成了集 铜仁文化发展既要继承长期形成的苦 又有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开拓 生态、观光、温泉、休闲、养生、红 干实干的精神积淀,又要扬弃自大自 精神。在众多文化形态中,最具代表 色旅游、佛教文化、民族风情为一体 闭的保守因子,以开放创新的胸襟吸 性的是“一山两江四文化”。“一 的文化旅游体系。 纳先进文化元素,全力打造以“苦干 山”即梵净山,为武陵山脉主峰,是 文化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嬗变 实干、开放创新”为标志的,体现铜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 和更新的过程,需要吐故纳新,合理 仁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铜仁“文化高 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中国佛教名 扬弃。当前,铜仁正处于实现科学发 地”,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力量、 )))短信 2o11#,铜仁旅游总收入增速列全省第二名,梵净山位列全省‘‘十大文 2012年6月下,第18期 7 明景区”榜首。 提振信心、推动发展。 之“力”;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 育家田秋、文学家陈珊、书法家严寅 术和社科界产生过重要影响。打造 “文学艺术高地”,就是要通过大力 变文化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打 功能完备的规划展馆、图书馆、博物 亮、科学家吴学超等大家,在文学艺 造“特色文化产业高地”。得益于荆 馆、影剧院、文化广场等专业场馆, 楚文化、巴蜀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 打造文化服务圈,满足群众多样化、 影响,铜仁29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 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凸显城镇文化 推进铜仁文化产品的生产,催生人文 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了高度融 之“形”;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 社科和文学艺术界群星璀璨、英才 合又具个性色彩的铜仁文化。铜仁要 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推进文 辈出的可喜局面。要继续坚持“为人 将文化特色优势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化站、农家书屋、有线电视“村村 民放歌”宗旨,按照“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把 必须坚持以文化资源为“本”、以特 通”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逐步构建 色为“根”、以产业为“体”。坚持 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基础框架,健全文 文艺精品力作创作工程作为文化产业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品牌,彰显 化服务之“网”;坚持面向基层、服 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一山两 “一山两江四文化”的独特魅力。 务大众,深入推进“六进村”活动, 江四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推出一批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较好地诠释 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利民活动、广 紧跟时代精神、富有艺术内涵、饱含 了铜仁文化的“神态”,又描绘出了 场群众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发 铜仁特色、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影 铜仁文化的“神韵”,下一步,将继 挥文化聚人、育人、塑人之“效”。 合作,进一步向外界展现和推介铜仁 人民群众幸福“导航”,让群众共享 视精品力作。近期要重点做好电视 《蓝色乌江》和高清电影《情姐下河 洗衣裳》编拍工作,完成电视剧《傩 戏世家》立项和花灯剧《严寅亮与颐 续加强与央视、凤凰卫视等高端媒体 通过文化民生工程的实施,让文化为 剧《风雨梵净山》播放、30集电视剧 原始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青山绿水 改革发展成果。 和蓝天白云,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和 佛教文化等独异的铜仁文化特质, 以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打造“文化发展高地”。文化发展的 和园》编排等工作。鼓励社会演艺力 进一步提升“梵天净土・桃源铜 最终出路在于不断地改革创新。改就 量创作排演适应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的 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铜仁 是改变、完善,革就是革新、创新。 向往之地。坚持以产业为“体”, 精品节目。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召 走进更多人的心中,成为更多人的 铜仁要打造文化高地,就是要敢于涉 开”这一主题,精心策划、认真抓好 深水、破坚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 文学、音乐、影视等方面的创作,推 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全国影响 围绕“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目 出大步。敢于向经验主义“亮剑”, 设、新农村建设结合互动发展,全 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 力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大力发 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产业 园区,并以此为载体,加强以影视、 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核心。 标,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城镇建 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以 的文艺精品,向党的十八大献上一份 黔东人的精神厚礼。 以文化凝聚加快发展精气神,全 展文化产业,规划建设铜仁文化产业 由市场主导,以创新体制、转换机 力构筑铜仁“精神高地”。坚持把文 化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之魂,作为 动漫游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出 敢于向保守主义“开刀”,将该由 引导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引领 版发行、文化设施设备制造为主的现 市场承担的部分推向市场,切断 社会风尚、加快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代文化产业发展,由市直有关单位、 “吃皇粮”的根子;对该积极引导 来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铜仁学院、铜仁职院牵头,分别抓一 的部分做好“牵线搭台”,革除“包 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个重点文化产业,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 办”陋习,努力结束政企不分、管 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用社 形成产业集群,分别实现产值50亿元 办合一的模式。坚持靠改革增活力, 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规范行为。 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 加快建设一支“金字塔结构”的文艺 坚持用“苦干实干、开放创新”的新 6%以上,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支 队伍,培育并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市 时代铜仁精神鼓舞斗志、激发干劲,柱性产业。 场主体;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引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与“构建两带两圈 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 以文化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 导,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感,打造“文化民生高地”。文化 积极培育一批传播先进文化和服务人 略和“六个倍增计划”发展目标同心 是人民生活更高层次的需要、更高 民群众的网络企业,占领文化发展和 同向。坚持以扩大“梵天净土・桃源 境界的追求。文化事业是衡量一个 传播高地。 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评价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 铜仁”美誉度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文 以多出文艺精品扩大文化影响 化自信,增强热爱铜仁的归属感、自 力,打造“文学艺术高地”。文化精 豪感和建设铜仁的责任感、使命感, 铜仁要全力打造“文化民生高地”, 品代表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整体形象 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铜仁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推进文化体制改 和精神高标。铜仁这片沃土上,曾出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责 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文化的惠民 现过徐氏诗人家族、理学家李渭、教 任编辑/赵俊涛)I 8 当代贵州,www GZCPC COM )))短信 近日,由铜仁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电视艺术专题片《印象梵净山》正式入 围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参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