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8卷第8期2008年4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Vo1.8 No.8 Apr.2O08 1671・・1819(2008)8・・2174・・03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dng @2008 Sci.Teeh.Engng, 医药卫生 五步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黄振俊陈建新 李彦 刘广林 (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北京100091,第457医院。,武汉430012) 摘要观察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将9o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A 组)和牵引组(B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率及总有效率A组分别为 68.7%和96.8%,B组分别为31.3%和92.3%,A组疗效优于B组(P<o.o5)。手法组能够有效改善或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 的临床症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手法 临床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中国法分类号R244.1; 文献标志码A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trery type of cervical 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椎体压痛,排列 spondylosis,CSA)又称颈型眩晕,约占颈椎病的 不整齐;③颈椎x线摄片示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 1/4。属中医眩晕范畴。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 椎间孔变小,有时可见椎骨移位及颈曲异常;④脑 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眩晕、头痛、 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椎动脉供血不足。 视觉障碍。甚至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 凡符合以上1、2、4或1、3、4项标准者诊断为CSA。 chemic attack,TIA)、猝倒(dyop attack)等临床特 1.1.2纳人标淮 征…应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愿意接受手法及针刺治疗 了较好疗效。 者。排除标准:(1)有明显外伤史;(2)有严重心、 肾、肝、脑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 1对象与方法 (3)不合作者(不能按规定时间治疗影响疗效者); (4)孕妇、病情危重及已行颈椎手术治疗患者; 1.1对象 (5)个体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治疗无法判断治疗效 2005年9月一2007年9月,诊治CSA患者90 果者。 例中,男50例,女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 1.2治疗方法 照组45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 治疗组采用五步手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步 (P>0.05)。 骤如下:①点按松解法:患者取坐位,用拇指指腹与 1.1.1诊断标准 中指指腹点按风池、风府、扶突、肩井、百会、太阳、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椎动脉型颈 天宗、肩外俞穴,每穴点按不低于1分钟;②提拿舒 椎病诊断标准 ]:①有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体 筋法:用双手提拿颈后颈两侧及肩部的肌肉,反复 位改变时加重。颈部旋转和后伸时出现一过性眩 15次,再用双手掌根部,从头部开始,沿项韧带、斜 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晕倒;②椎间孔压迫试验 方肌及竖脊肌方向做分筋手法,反复15次;③端提 拔伸法:双手置于颈项部,用力向上端提,并慢慢用 2008年1月21日收到 力向前后左右旋转牵拉,重复5—8次;④旋颈运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期 黄振俊,等:五步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法:双手托住患者头部牵引的同时,作旋颈、摇转手 法,左右旋转角度为45。左右,反复5__8次;⑤拍打 叩击法:分别在项部及肩背部行拍打叩击手法,反 3讨论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工作 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该 复5 次;⑥自以上操作每次20—30min,每天治 疗1次,7天为1疗程。对照组 采用颌枕吊带牵 引,重量及牵引时间据患者而定,每天1次,7次为1 疗程。 病发病率之高,发病人群之多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 重视。手法治疗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IO.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 准》 j,分为: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 能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 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③有效:临床症 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和功能障 碍;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2.2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如表所示,治疗组总有 效率为96.8%,治愈率为68.7%。对照组总有效率 为91.3%,治愈率为31.3%。 检验结果显示两组 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 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表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一u4 J。手法可以纠正椎问失稳引起的小关节紊乱, 并使骨刺和被压的椎动脉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 而减轻或解除骨刺对椎动脉的压迫,达到缓解或消 除症状的目的_5 J。五步手法通过穴位按压、颈椎牵 引、旋转复位和颈肩、上肢部的推拿手法的治疗,能 使颈椎间隙扩大,椎体滑脱复位,颈椎恢复正常的 生理曲度,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解粘 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改善血循环,促使病变组 织的修复。推拿手法要具有熟练的技巧和持续的 力量,做到用力均匀柔和,方能达到舒筋活血、疏通 经络的目的。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周振东.颈肩部慢性疼痛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66—_67 2《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 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 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51l—5l2 4宋永终,宫恩年,苏继承,等.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 萃.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261 5谢利民,张涛.张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中医 杂志,1999;40(7).411 (下转第2186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186 科学技术与蔡工程 8卷 坤,陆尧胜.基于中值滤波的心电基线校正方法的研究.医 5结论 (1)三种数字滤波算法都能够有效地去除心电 信号中的基线漂移; (2)零相位IIR滤波后的心电信号,其sT段失 疗设备信息,2004;(2):5—7 张勇,张萍,王介生.心电图中滤除基线漂移的研究.计算机 与应用化学,2007;(4):465----468 朱洪俊.心电信号零相位数字滤波.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 (4):260—_262 真最小,但整体信号的基线在原基线水平之下,在 可以忽略基线水平的前提下,这种滤波算法对sT 段的影响最小。 参考文献 5 张。 帷,张石,鲍喜荣,等.心电信号预处理与心电信号分析.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04):264—267 纪跃波,秦树人,汤宝平.零相位数字滤波器.重庆大学学报, 2000;(6):4_7 7 薛年喜.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o3 1季忠.秦树人.微弱生物医学信号特征提取的原理与实现.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7 8 陆恩祥,陆明.心电图口袋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Research of Removing Baseline a Wander for ECG WANG Qi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anzhou Univ.of Tech.,Lanzhou 730050,P.R.China) [Abstract] Baseline wand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tective of electrocardiograph.Three kinds of digital filter are described in detail.The aberration of ST segment induced by filter is also involved in. [Key words] ECG (上接第2175页) baseline wander digitla iflter sT segment Clinical Study on Five steps chirismus for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 losis HUANG Zhen—Jun,CHEN Jian—xin ,LI Yan,LIU Guang—lin (The Second Afilfiated hospitla of PLA Central Hospital,Beijing 100091,P R China;No.457 Hospital,PLA,Wuhan430012,P.R.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faety of ifve steps chirismus for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9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anipulation group (group A)and draught group(group B),each group has 45 cases.Then estimate the two groups therapeutic effect.After treatment。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levels in group A were 68.7%and 96.8%;31.3%and 92.3%in group B,he curtative effect of A group were better than group B(P<0.05)。The manipulation group could improve or dismiss the clinical symptom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which had better func— tion to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Key words] five steps chirismus med clinical research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