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县工业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道县工业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锐游网
道县工业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道县工业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存在 问题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突显出来,并呈多发、上升趋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道县工业园区作为道县工业发展的积聚区,聚集的企业越来越多,一些安全问题开始逐步显。以下就我县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和对策,仅供参考。

一、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工业园区现有入驻的生产企业68家,直接从事生产的一线从业人员3万多人,另外,还有在建及正在引进的生产企业。由于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监管人员及监管体制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无论在招商引进项目建设中,还是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都显得力不从心,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参差不齐,企业“三违”现象等问题较为突出,潜在的安全问题开始显现,小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不良影响。

二、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意识上重视不够

工业园区内企业类型多,安全基础较为薄弱,一些企业重利润轻安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人员专业不对口,对企业缺乏安全技术指导,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等,导致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二)在源头监上管不严

工业园区招商和项目推进在简化办事手续的同时,降低了安全生产要求,引进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存在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的情况。一方

面企业由于厂房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问题,带来许多安全生产方面的硬伤,企业以后再要消除这些隐患势必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打开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的缺口,

给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带来先天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重视安全生产的问题。

(三)在监管上机制未理顺

工业园区管委会在招商引资、保护投资环境等方面有许多特权,但又没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执法权。在目前工业园区目标考核模式下,这些管理机构就是向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也须小心谨慎,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规范和不到位的现象较多。工业园区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特区,安全生产执法部门对工业园区企业监管难以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只服务不处罚,导致了园区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需要大量资金整改的隐患无法落实。园区企业本着效益优先,安全设施能省就省。

(四)在责任上落实不到位

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不完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到位,技术装备落后,安全保障能力差,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现象普遍存在。

(五)

三、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理顺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建立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与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相应适应的安全监管人员,落实办公设施、安全检查装备和工作经费,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对园区企业实施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协调解决区内企业之间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统筹指挥园区的应急救援工作,定期组织区内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或互查,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健全园区安全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管委会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明确管委会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建立由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机构负

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指导、协调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切实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和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全覆盖。

(二)严把安全准入条件,强化源头监管

建立园区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充分考虑园区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有选择地接纳企业入区。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开发区产业链安全和安全风险容量要求,作为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大力支持产业匹配、工艺先进的企业入区建设,严格依法禁止或限制工艺设备设施落后、本质安全水平低下的项目入区建设。

严格把好“三关”。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区内新、改、扩建项目把好“源头关”、“设计关”、“验收关”。园区的新、改、扩建项目,由政府统一牵头,由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强化建设项目安全核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安全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严格禁止先建标准厂房后引进项目,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和企业,不得给予验收和批准投入运营,项目申报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的,不予办理有关行政审批手续,从源头上控制安全生产事故。

(三)建立健全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加强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

建立安全生产监管基础资料档案。档案应包括: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基本概况;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信息;工业园区内存在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数量、安全设施配备及安全管理状况;全面掌握工业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建立完善的培训企业安全培训考核档案。加强对园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档案。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严格考试、

持证上岗。督促、指导企业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开展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注重新进从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知识的

培训,使从业人员具备本企业、本岗位工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安全管理技能,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各环节、各岗位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使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机地结合,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其安全技术状态,提高本质安全程度和水平,消除隐患,控制好危险源,消灭事故。

督促、指导园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使企业的人、机在保持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让企业的每个从业人员从事的每项工作都按标准办事,促进企业工作规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进而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