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小学 “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2019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的有关要求和市、区教育局有关指示精神,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结合学校实际,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现就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起学校安全教育的领导责任,切实把安全教育摆上学校议事日程,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认真总结以往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的经验和不足,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的契机,把学校安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并把这一主题活动贯穿于全年学校安全工作的始终。
二、周密计划,认真落实。
学校认真根据“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安全教育目标、组织领导机构、教育活动措施、实施方法步骤等,确保主题教育活动有人抓,不脱节。围绕安全教育主题,认真分析学校目前安全工作现状,特别要针对防震、防火、防雷电以及校园伤害、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用电等事故的薄弱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一
次全面的排查,使学校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三、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5月11日,学校利用升国旗仪式举行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启动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活动氛围。5月12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墙报、标语以及班队会活动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如何面对地震》和《抗震救灾与防震知识》教育宣传片,了解地震等灾难事故的发生根源与预防;高年级还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交流与讨论,多渠道、多形式地传播安全常识和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真正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四、开展演练,增强意识。
学校在扎实抓好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还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安全疏散演练。演练过程,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安全有序,在1分07秒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操场中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学校继上个学期举办“地震逃生演练”后的又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推动学校安全教育深入开展,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