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心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实验心理学 实验名称: 时间位置空间广度 实验日期:12年10月17日
指导老师: 刘洋 学生姓名: 陈润琪 班级: 心理11-3 学号:110724311
1、摘要:
本实验以学习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的测量方法,测定空间位置记忆能力为目的。此次被试为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系11级72名学生, 有效数据62个,其中男性23名、女性39名。
2、关键词:
空间位置记忆 短时记忆广度
3、前言:
英文名称:SPACESPAN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是指按固定顺序呈现一系列位置之后,被试刚刚能够立即再现的空间位置系列的长度。被试再现的顺序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职业能力测评的一个指标。
有研究表明,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受性别、年龄及居住地区等的影响。 名词解释: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操作定义是指按固定顺序呈现一系列位置之后,被试刚刚能够立即再现的空间位置系列的长度。被试再现的顺序必须符合原来呈现的顺序。
4、方法:
4.1研究对象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11级学生,学生人数72,有效数据人数62,其中男生数据23个、女生数据39个。平均年龄为19.24 +0.76
4.2具体方法
4.2.1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自变量:在各数目级的正确率 因变量: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 控制变量:性别
4.2.2步骤
1、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法。 2、被试开始测定。
3、在某个广度做了3次之后,如果不是全错,则广度加1后继续,直到某个广度连续3次都错或完成数目为12的任务为止。
4.2.3试验材料
在psysley系统进行。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一个5×3的绿色表格,然后在这15个格中的某几个格中随机呈现粉色亮点(从一次连续呈现3个格开始),要求被试尽量记住圆点出现的位置及顺序。在圆点出现完之后,要求被试按照刚才圆点呈现的位置顺序点击表格,并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输入。在某个广度做了3次之后,如果不是全错,则广度加1后继续,直到某个广度连续3次都错或完成数目为12的任务为止。呈现时间(毫秒)=400 间隔时间(毫秒)=600 两组间隔时间(毫秒) = 1000
主试要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强调在每次输入答案时,如果有错误可以点击最后点过的表格进行修改,被试明
白实验的要求后,开始正式实验。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的计算:每通过一次得1/3分,以3次都能通过的长度数为基数, 加上其后面未能完全通过长度的通过比率。如:6位时3次都通过(作为基数),7位时通过2次,8位通过1次,而9位3次均未通过,则记忆广度为6+2/3+1/3=7。
5、结果:
5.1个人数据 5.1.1结果分数 测验耗时:359秒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5.67 水平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正确率 100.00% 100.00% 100.00% 33.33% 33.33% 0.00% 0.00% 0.00% 0.00% 0.00% 5.1.2详细反应图
从个人数据的图表可以看出从数目级“3”到“5”正确率都是100%,而最后的“6”和“7”准确率显著降低正确率都为33.33%
5.1.3个人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与其他数值的比较 单一样本检验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测试值=5.67 t值
-2.02 61.00
0.048
-0.18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0.36
上限 0.00
自由度 显著性(双侧) 均值差值
从上面单一样本检验中可以看出个人数据与其他被试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有显著性差异。个人数据略高于平均值。
5.2总体数据 5.2.1描述统计量
描述统计量 N 最小值 最大值 用户年龄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数目3 数目4 数目5 数目6 数目7 数目8 数目9 数目10 数目11 数目12 有效数(列表状态) 69 17.00 24.00 69 4.00 69 69 69 69 69 69 69 69 69 69 69 67.00 33.33 33.3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8.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66.67 66.67 0.00 0.00 0.00 平均标准差 值 19.28 0.95 5.51 0.77 98.55 91.30 79.71 51.69 18.36 2.90 0.97 0.00 0.00 0.00 6.85 16.81 23.72 33.60 25.27 11.05 8.03 0.00 0.00 0.00 去除极端值后: 描述统计量 用户年龄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数目3 数目4 数目5 数目6 数目7 数目8 数目9 数目10 数目11 数目12 有效数(列表状态)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62 17.00 21.00 19.24 0.76 62 4.00 62 62 62 62 62 62 62 62 62 62 62 100.00 66.67 33.3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7.33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66.67 0.00 0.00 0.00 0.00 5.49 100.00 92.47 80.11 51.08 17.20 2.69 0.00 0.00 0.00 0.00 0.70 0.00 14.05 23.73 32.35 23.95 10.96 0.00 0.00 0.00 0.00 直方图
均值=5.51 标准误=0.768 N=69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总体数据呈正态分布。而从描述统计量表中可以看到因为在3、4这两个最小的数目级上的错误而删除了多个数据。而在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上有一个最大值也被作为极端值删除了。
5.2.2性别差异检验
总体数据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数目3
数目4
数目5
数目6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N 23 39 23 39 23 39 23 39 23
平均数 5.75 5.33 100.00 100.00 91.31 93.16 85.51 76.92 66.67
标准差 0.75 0.63 0.00a 0.00a 14.96 13.63 22.08 24.37 30.15
标准误平均数 0.16 0.10 0.00 0.00 3.12 2.18 4.60 3.90 6.29
从独立样本检验结果中可看出,男女在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以及数目级“6”上有显著性差异。在这两个维度上,男生的数值都高于女生。尤其是数目级“6”上,男生的准确率远远大于女生。
数目7
数目8
数目9 数目10
数目11
数目12
空间位置记忆
广度 数目4
数目5 数目6 数目7 数目8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方差齐性 方差非齐性 方差齐性 方差非齐性 方差齐性 方差非齐性 方差齐性 方差非齐性 方差齐性 方差非齐性 方差齐性 方差非齐性
39 23 39 23 39 23 39 23 39 23 39 23 39 41.88 18.84 16.24 4.35 1.7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0.32 28.12 21.46 15.26 7.45 0.00a 0.00a 0.00a 0.00a 0.00a 0.00a 0.00a 0.00a 4.85 5.86 3.44 3.18 1.1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独立样本检验
均值方程的t值检验
显著性(双侧) 0.02 0.03 0.62 0.63 0.17 0.16 0.00 0.00 0.68 0.70 0.36 0.44
均值差值 0.42 0.42 -1.86 -1.86 8.58 8.58 24.79 24.79 2.60 2.60 2.64 2.64
标准误差值 0.18 0.19 3.72 3.81 6.19 6.03 7.95 7.94 6.34 6.80 2.89 3.40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0.06 0.04 -9.29 -9.54 -3.80 -3.54 8.88 8.80 -10.08 -11.16 -3.13 -4.32
上限 0.78 0.80 5.58 5.82 20.97 20.71 40.70 40.77 15.28 16.37 8.41 9.59
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 F值 0.03 0.95 0.68 0.75 1.47 3.57
显著性. 0.87 0.33 0.41 0.39 0.23 0.06
t值
自由度
2.36 60.00 2.25 40.01 -0.50 60.00 -0.49 42.87 1.39 60.00 1.42 50.02 3.12 60.00 3.12 46.49 0.41 60.00 0.38 37.17 0.91 60.00 0.78 28.30
5.2.3空间位置记忆广度与注意广度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空间位置记忆广
度 1.00 59.00 0.19 0.15 59.00
注意广度值 0.19 0.15 59.00 1.00 59.00
根据皮尔逊相关分析,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与注意广度值相关性较低,基本上不认为二者相关。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皮尔逊相关
显著度(双侧) N 注意广度
皮尔逊相关 显著度(双侧) N
6、分析与讨论:
1、周边环境的嘈杂程度会非常影响被试的实验结果!鉴于这次的实验需要在别人身后进行第二次只记忆位置不记忆顺序的实验观察,建议实验所用电脑进行有间隔的开启。在每个进行实验的位置旁边准备一个空位让做过实验的被试做第二次实验观察。
2、男女在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以及数目级“6”上有显著性差异。在这两个维度上,男生的数值都高于女生。尤其是数目级“6”上,男生的准确率远远大于女生。数目级“6”在7+2的组块范围内仍较小,这可能是男生在做到“6”的时候更多的仍保持着注意力,所以错误率较女生会小一些。至于其他的数目级并没有显示出差异,这有可能是所做样本较小没有过多普及性。又或者可能是数目级“6”是一个临界值,但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分析研究。
3、从总体的描述统计量表中可以看到因为在3、4这两个最小的数目级上的错误而删除了多个数据。而在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上有一个最大值也被作为极端值而被删除。这些数据可能并没有删除的必要性。尤其是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最大值的数据为8,在属于公认的7+2个模块的记忆维度范围内的。根据总体数据的描述统计,被试的数据都在公认的7+2个模块的记忆维度范围内,说明了本实验是较为科学的。
4、在做完实验在观察其他被试做实验中体验自己只记忆位置的实验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回忆过程要简单容易很多,正确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能够顺利完成的数目级也有一定提升。但是由于观察的被试所达到的数目级也不高,所以无法做进一步的观察分析。还是建议在实验中增加单独记忆顺序或是位置的实验程序以分开顺序与位置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作用大小,从而完善该实验。
5、根据皮尔逊相关分析,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与注意广度值相关性较低,基本上不认为二者相关。这跟之前的预期不一致。有可能是所做样本不够大,特别是跟极端值的剔除有关。
6、在此次实验中,在某个广度做了3次之后,如果不是全错,则广度加1后继续,直到某个广度连续3次都错或完成数目为12的任务为止。而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的测算是每通过一次得1/3分,以3次都能通过的长度数为基数, 加上其后面未能完全通过长度的通过比率。如:6位时3次都通过(作为基数),7位时通过2次,8位通过1次,而9位3次均未通过,则记忆广度为6+2/3+1/3=7。这种计算广度的方法简单易行,其中的含义也易懂,所以十分易于推广,算出的数据是在公认的7+2个模块的记忆维度范围,说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7、从单一样本检验中可以看出个人数据与其他被试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有显著性差异。个人数据略高于平均值。但是个人数据在总体数据均值的三个标准差内,可能此方法在此不适合分析。 8、双盲状态的进行实验将会取得更真实的数据。
7、结论:
1、男女在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以及数目级“6”上有显著性差异。 2、该广度计算方法简单易行易懂,易于推广,较为优越。
3、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与注意广度值相关性较低,基本上不认为二者相关。 4、该实验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5、在此次实验的数据分析中,剔除极端值的方法可能不适用。
8、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0-14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