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保护病人隐私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保护病人隐私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来源:锐游网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4月第4期 Fami lY psychoIogicaI doctor 论著 保护病人隐私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 谭银凤 (重庆新桥医院泌尿外一科主病房16楼400000)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及临床实验经验和我院我科在医疗活动中保护隐私的措施了解患者对自身隐私权的认识及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权的认识及实施情况, 从而要求医务工作者真正严格执行尊重病人隐私权。方法通过对患者(2O份)、家属(20份)、医生(15份)、护士(15份)问卷调查和列举我院我科医疗过程 中具体事件总结出病人及家属对隐私权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情况,医务人员对隐私权的认识和执行情况。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隐私权知识宣教,使其认识、了解、 保护自身利益,对本科医务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学习,考核。结果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隐私权知识宣教,能了解隐私权并懂得自我维护,对医务人员的侵权行为敢 说不。医务人员能意识到当今患者懂得维护自身隐私权,督促医务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并严格执行尊重病人隐私权,医患沟通更融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缓和了医 惠关系。结论病人隐私权问题广泛存在于日常医疗活动中,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在病人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必须学习怎 样保护病人隐私。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隐私权重视执行 【中图分类号】R1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O001-02 前言隐私权是指公民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一切信息,个人领域不受他人侵扰 的权利,病人隐私是患者不愿告人的或不愿与公开的有关人格尊严的私生活秘 密。它主要包括:患者个人身体的秘密,主要指患者的生理特征,性器官异常, 患有性病、妇科病等“难言之隐”;患者身世及历史秘密等。尊重和维护患者隐 3实施 私权是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在医疗过程中保护患者隐 3.1病人隐私权的内容 私显得更为重要,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患者对自身隐私权的认识也越来 医疗活动中病人的隐私主要包括:1、病人身体的秘密,及身体的隐秘部位, 越深刻,懂得使用法律的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保护患者隐私 如生殖器官、性感器官、生理缺陷以及可能影响其社会形象和地位的特殊疾病等; 权,避免漏洞发生,从而减少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然而在繁忙复杂的实际 2、病人的个人信息,即病人的既往史、家族史、生活史、婚姻情况以及血缘关 医疗工作中,往往会忽略看似细小的细节。所以探讨保护病人隐私的必要性显得 系等;3、病人的私生活,即一些与社会无关的个人生活。由于诊治的需要,病 更为重要 人不得不向医生袒露一些他(她)本不想表白的隐私——身体和病情。涉及隐私, 1资料和方法 人们都有保护隐私的欲望,但身为病人,身处医院,隐私却成了不是你想捂就能 1.1问卷资料 捂得住的东西:你的身体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检阅”,你的病情会在医生的 问卷资料来自我科2013年4月在院病人及家属问卷各2O份,其年龄,性别 询问时被人“旁听”直至口耳相传。我们要知道哪些内容是涉及隐私,在被触碰 文化程度对本次调查有意义,我科医生护士各l5分,分别对“隐私权的认知程 这些事要坦言的告诉医生。但要跟医生直言,确实一大挑战。所以作为医务人员, 度”、“隐私权包括的内容”、“是否应该保护隐私权”等问题作答。 我们要尊重病人,爱护病人。 1.2方法 3.2病人拥有哪些权利 将7O份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做出不同人群对隐私权认知的比例,对概率较 3.2.1国际相应约定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病人有个人隐私及个人尊严 低的人群进行重点宣教,(口头宣教及资料发放)对比例较高者进行关于隐私权 被保护得权利,病人有要求有关其疳隋资料,治疗内容和记录应如同个人隐私, 资料发放,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及发放资料。口头宣教及资料宣教扩展到 需保守秘密。病人有权要求对其医疗计划,包括会诊、病例讨论检查和治疗都应 全科患者及义务人员。 审慎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而泄露,吧允许任意将病人姓名、身体状况、私人事 1.3评价标准 务公开,更不允许与不相关人员讨论别人的病情和治疗,否则就是侵害公民名誉 宣教和学习之后再次发放问卷资料,针对首次问卷内容加“你认为该如何保 权,受到法律的制裁。 护病人隐私”作答,再次统计出比例,每项比例至少增长百分之三十有意义,对 3.2.2病人有获得全部事情的知情权。 未增长比例的项目及人群行加强宣教之后再次发放问卷,直至增长有统计学意义 3.2.3病人有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 为止。 3.2.4病人有参与决定个人健康的权利。 2结果 3.2.5病人有获得住院时和出院后的完整医疗的权利。 2.1获取病人及家属问卷,得知其对隐私权的了解程度 3.2.6病人有服务的选择权、监督权。 2.1.1文化程度 3.2.7病人有免除一切社会责任和医务的权利。 下表仅统计“是”,有作答不确定及无所谓的做否定处理,有作答者对是否 3.2.8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应该保护隐私认为“为配合医生检查,不可能完全做到保护隐私”持无所谓意见 3.2.9请求回避权。 3例 3.3告知哪些行为已侵犯隐私 关于隐私内容,很多人都只知道身体私密性隐私。 3.3.1在不适当的场合谈论病人隐私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有意或 以下代表“是”的量和比例 无意的把病人资料,病晴或病人性格、为人处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话题在工作人员 是 隐私权 私权内容  嚣 舾应 私 否 响 保护 … 内部流传,或是当着其他病人的面工作人员谈论如此话题。比如在护士站。医生 办公室,病房,更有在拥挤的电梯里谈论的。造成对病人人格和感情上的伤害, 列如我科曾有两个医生在电梯里谈论某一病人病情,内容涉及对预后消极态度。 刚好此患者家属也在电梯里,并听见了,事后对我科极为不满且投诉至医疗科。 由上表看出:文化程度较低者对隐私权了解甚少,文化程度高者相对较多 再如护士会经常谈论某某床病人要求很高,甚至苛刻,某某床不愿缴纳医疗费用 但对于如何自我保护几率却只有4.78%。 等等。病人除保守治疗,或有特殊传染病需医务人员遵守和自我保护时才可以在 2.1.2年龄 医护人员间通知,不可在其他患者间流传。 3.3.2医生询问病情时不是一对一地进行,导致患者病情隐私被别的候诊患 者和他人知道。 3.3.3给患者检查时,没有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保护患者隐私的检查环境,导 致患者隐私被他人“窥见”;异性操作者没有尽量避免检查隐秘部位或没有同性 由上表看出:年轻者较老年者更了解隐私权,但懂得自我保护几率低4.78% 在场。本人亲身经历:曾到我院心电图室检查,男女病人是分室的,但奇怪的是, 2.2统计医生护士问卷,得出其对隐私权的了解程度。 男病人全是女技师操作,女病人全是男技师操作,做心电图是需要袒露胸部的, 我很是不愿意,但还是配合做了检查,其结果是心动过速,紧张加气氛导致了心 动过速,这样是会误诊的。 3.3.4书面侵权行为:医院为了宣传和个别医务人员撰写论文或文章时。公 开病人的照片,病情,病史,尤其是涉及病人隐私部分。如宣传母乳喂养而制作 由上表可看出,医生较护士更了解隐私权,护士能做到保护患者隐私权几率 的宣传照片,在位未得到病人同意后刊登,而引发侵犯肖像权及隐私权或未经病 6o%较医生46.67%高 人同意而录制护理操作录像带及VCD,用于护理教学等。 2.3实施知识宣教后结果 3.3.5 日常护理操作不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日常医疗活动中,不严格遵守 是否知道如何保护工作中能否做到 增长比例 操作规程,如病房无操作间,操作时不采取遮挡措施,在病房有其他病人及其他 家属等情况下,为其导尿、灌肠、会阴肛门护理等操作,将其隐私部位当众暴露 一1 论 著 等。 F家庭心理医生 ami lY psychoIogicaI doctor 2015年4月第4期 3.3.6带教过程中的侵权行为:l临床教学过程中选择病人作为实际教材,让 学生学习观摩,尤其是妇产科、泌尿科带教时,病床周围围满了学生,还有异性 学生。暴露了病人的个人信息、身体的隐私部位、个人秘密等,使病人感到是对 自己人格,尊严的侵权和伤害。 3.3.7病人资料管理不严格:在医疗活动中医生护士有时会把病历、化验单、 侵犯病人隐私权;床头卡,诊断卡的书写、记录应重视病人的隐私保护,防止有 关涉及病人隐私的病情泄露;同时应妥善保管好病人的各种化验单,检查检验结 果等,防止病情及隐私的泄露。 3.5.3在进行临扇 教学时应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同意后进行示教,且学生 不能太多,同性学生最好选择同性别的病人进行示教。要求老师及学生必须态度 严谨,禁止嬉笑打闹,尊重病人。如不能取得病人同意或为避免暴露病人隐私时, 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完善的隐私权保护制度,或是尝试其他教学实习方法。 3.5.4在进行检查和护理操作涉及暴露隐秘部位时,应有专门的操作间,如 我科有专门的换药室,为病人行暴露性操作时需进人换药室,如灌肠,导尿,医 生换药等,如没有操作间则需屏风或围帘遮挡,如我科留置尿管病人较多每13行 两次会阴擦洗,都以天轨围帘进行遮挡。 3.5.5不要在公共场合,同事之间讨论病人隐私;在询问病情时必须一对一 或者留知情的家属旁听,不可当众采集病情;异性医务人员在进行检查和暴露性 操作时需留同性医务人员或者家属在场。 4结束语 各种检查检验报告随意乱放,在医院这种公共场所,如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有些 病人或家属都是随进随出,还会乱翻医疗资料,认为翻阅病人资料并不是什么可 耻行为,看得理直气壮。 3.4病人应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提高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意识,是保护患者隐私的关键。患者来院就诊,要知 悉患者应有的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等权利。有权拒绝回答与诊疗无关的询问。 没有经过患者本人同意,不得把患者作为活教材。对侵犯自己隐私,要运用法律 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当隐私权受到伤害时, 我们应该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 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 害赔偿。 3.5医务人员应如何执行尊重病人隐私 3.5.1加强医务人员对法律知识学习及职业道德教育,懂得法律才知道怎么 样才不违法,除懂法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病人人格权利。1999年5 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明确规定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必 须履行保护病人隐私的义务 ;199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 理办法》规定: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义务工作者必须强 化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其 中有关义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保护病人隐私等规定应成为医护行为的准则。 3.5.2加强保管涉及病人隐私的病例资料:病人的许多隐私问题在病例资料 等医疗文书中都有反映,因此,保管好病人个人资料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具有重 要意义。工作中应注意:妥善保管病人个人资料,不随意存放,以免被他人偷阅; 不在学术交流、讲座、讲课等有关会议上公开病人的真实姓名,以免泄露其隐私,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应该认识到病人并不是简单的由骨骼、肌肉、神经、血管、 细胞所组成的机器,而是由尊严,有隐私权的活生生的人,精神创伤可能会比肉 体创伤更严重,所以必须尊重病人的权利,尤其是隐私权,否则可能造成一些负 面影响,如: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在诉说病情时有隐瞒,就无法收集 到病人真实可靠地病史资料,影响其判断力。增加病人心理负担,进而影响疾病 治疗及精神健康。降低医务人员的人格定位,和社会影响力。增加医患矛盾,引 发医患纠纷。所以保护病人隐私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需要引起医务工作者的足够 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尚礼,史增祥,我院患者隐私权管理措施及实践体验,中国医学科学, 2011.6期:p47—48 [2】王琳,浅谈护理工作中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护理研究,2008,lO期:p922.923 [3]尚进,正确认识病人隐私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 2期:p39-40 哮喘药物的应用技术分析 郭 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哮喘药物的应用技术。方法:对哮喘药物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技术和缓释剂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哮喘药物的应用技术是以吸入治疗为主 的综合防治方法,简单地讲是以抗炎药物吸入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发作时的对症缓解处理。结论:哮喘患者给药的途径最常为吸入和口服,但急性加重期则宜静脉给药。 吸入治疗是通过适当装置和有效的吸气动作,将药物吸入到支气管和肺泡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哮喘药物应用技术吸入治疗缓释剂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02-02 【中图分类号】R256 12 【文献标识码】A 哮喘治疗目的是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 药物。控制药物长期应用,通过其抗炎作用达到哮喘l临床控制,是哮喘治疗的主 导药物。缓解药物为按需使用的药物,可快速缓解平滑肌痉挛和临床症状,在整 个哮喘规范治疗程序中起辅助性、暂时性减轻症状的作用[1]。现对对哮喘药物 吸入治疗(雾化吸人)技术和缓释剂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 1缓释剂合理应用 在哮喘口服用药方面,缓释制剂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与传统口服制剂相比, 缓释剂具有服药次数少,药物作用时问长,疗效稳定等优点。其作用原理为:一 次服用后,药物逐渐释放吸收,使血药浓度维持稳定并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 使疗效提高,对患者而言因服用方便,所以对服药的依从性也明显提高。按剂型 可分为缓释胶囊(缓释颗粒)和缓释片两类;按释放类型也可分为缓释和控释两 类。日前常见的哮喘用药为沙丁胺醇和茶碱。在使用时应注意:要了解制剂结构 特点,使用时不要破坏缓释结构,应整片吞服,不要溶解服用。有的缓释片中间 有一切迹,可分为半片吞服,但不应再分开服用。对内装缓释颗粒的缓释胶囊, 可打开胶囊,将囊内颗粒倒出分次服用。但药物颗粒应吞服,不能用水浸泡。 2吸入治疗f雾化吸入) 与传统口服、静脉或肌肉给药相比,吸人治疗具有如下优点:药物以气雾形 式,经气道直接到达肺部病变部位,作用直接,起效迅速,避免了对非病变器官 的影响;用药剂量小(雾化吸人每次用药总量以微克计算,而口服或静脉用药量 则为每千克几毫克,药量相差几十倍以上),大大减少了毒副作用,疗效高并且 使用方便,所以近年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吸入治疗越来越普及,特别在支 气管哮喘治疗方面,吸人治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GINA列为首选治疗方法。由 于吸人治疗是利用患者吸气的气流将药物吸人肺内,所以需要呼吸与给药同步配 合,才能发挥吸人治疗的优势,起到治疗作用,否则药物不能很好的被吸人肺内 则等于未用药,达不到治疗目的,因此呼吸配合非常重要。理想的吸入装置应具 备较好的输送药物效能,输出的药物应达到适当的肺部沉积和良好的肺内药物分 布,在口咽部的药物留存量少,同时要求使用方便快捷,对吸人技术的协调性要 求低,输出剂量重复性好,适用年龄范围广。为此,有关药厂开发了各种类型的 吸入制剂。以下是目前常用的吸人方法: 一2.1压力定量气雾吸人器(pMDI)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吸人装置。一 般的pMDI由药物、推进剂、表面活性物质或润滑剂3种成分组成,由于不同成 分的比重不等,溶解特性不同,要做到雾化理想、定量准确,在每次使用前必须 充分摇匀,使用时要求保持喷嘴向下的垂直位。pMDI具有装置小巧,便于携带, 价廉等优点。但对吸入方法要求较高,需很好的手、口同步配合吸人,其临床疗 效与吸人方法正确与否密切相关。所以,医生应根据患儿年龄进行选择,主要用 于6岁以上儿童,对小年龄儿童和同步用药掌握不好的患儿不应直接使用『2】。 医生必须对吸人方法进行详细的指导。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开盖并将药物摇匀, 呼气后将气雾剂喷嘴含人口内,然后进行与喷药同步的缓慢深吸气(最好>5秒), 随之屏气l0秒,使药物充分地分布到下气道,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需进行 下一次吸入,两次间隔2—3 5)- ̄ell可。 2.2 pMDI+储雾罐即定量气雾剂加储雾罐。它先将药物喷人储雾罐,然 后通过患者的反复多次吸气,将药物吸人肺内。它克服了pMDI的不足,延长了 pMD/喷嘴至口腔的距离,减少了pMDI喷出气体对咽部和气道的瞬间刺激,同 时提供了药物储存空间,防止了喷出的药雾散失,患者有更多次吸人的机会,提 高了吸人药量和治疗的效果。由于有储雾罐的缓冲,还明显减少了口咽部药物的 沉积量,提高了用药安全度。目前国内有多种储雾罐,理想的应该是内壁光滑, 元静电吸附,便于清洗。对定量气雾剂加储雾罐使用仍需进行指导,将定量气雾 剂摇匀后喷人储雾罐,同时嘱患儿多次深长吸气。对于呼吸较浅的小婴儿用定量 气雾剂加带面罩储雾罐吸药时应适当延长吸人时间,必要时可将储雾罐吸入口器 前面的单向活瓣去掉,便于吸人药物。用药后患儿应用温开水漱口。应将核实吸 人方法正确与否作为复诊时的一项重要内容。注意,使用定量气雾剂加储雾罐时, 不能1次喷人大剂量药物。应喷人一次药物后深长呼吸4~5次或连续吸入30 秒以上,然后间隔2~3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用药。 23干粉吸人器(DPI)干粉吸人器与定量气雾剂不同,它的药物形式是干 粉颗粒而不是气雾,并且吸人动力是通过使用者主动吸人空气的动能分散药雾微 粒,并随吸气气流将药物吸人肺内,所以,没有气流对咽部的刺激,也不需手、 口同步呼吸配合,粉雾颗粒的流速与使用者的吸气流速相吻合,吸入肺内比例提 高,口叫部留存量较少,提高了吸人效果。另外,干粉吸人器携带方便,使用快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