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方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

来源:锐游网
2009年第4期 (总第110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m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CoUege No.4,2009 Gener ̄.N0.1 10 西方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 陈衍,陈庆良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贵阳550001) 摘要:自我概念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许多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和深 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对西方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的研究从涵义、结构和主要研究 领域方面做一回顾和分析。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3958(2009)04—0074-03 对自我的探索一直是心理学中生命力长久的研究课 表,后者则以罗杰斯(Rogers)为代表。 题,虽然自我通常是一种潜藏的心理状态,但是它所关联的 社会学取向的观点关心的是社会与自我,即社会结构与 社会行为层面往往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在过去关于自 自我概念的关系,注重研究他人、客体和环境对于自我概念 我、自我认知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所使用的研究概念包括 的影响。在20年代初,西方心理学研究自我的高潮里,库利、 了:自我概念(esll'-concept)、自我认同(self-identity)、自我意识 米德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翻。库利以提出“镜中自我” (self-conseiousness)以及自我形象(self-image)、自我知觉 (Looking— 8ss se 而闻名。他认为“自我与社会是对双胞 (sefl-perception)等。这些概念在使用上常有模糊的交叠,并无 胎”,自我概念是通过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儿童通过 明显的区分,不同的研究焦点也有不同的操作化定义。其中, 与其父母、家庭成员,其他同龄人以及社区其他成员的交流 自我概念的研究是比较深人和完整的,自我概念作为自我的 而发展了其人格与自我概念。从年幼到年长,个人扩大了他 主要成分,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发展对个体具 与别人的接触,参加各种组织,并借助文字,建立起了与整个 有重要意义。 世界的联系,交往的手段尽管不同,但是塑造自我概念的机 1自我概念的涵义 制大体上是一样的,即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他认为的其它人 十九世纪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是最早从事自我的 对自己看法的反映。符号互动论者米德,发展了詹姆士的观 心理学研究并且斐然有成的学者。在他所著的《心理学原理》 点,他认为自我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己的有组织的态 书中指出,自我包括“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指个人主体 度系统而形成起来的131。主体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 的纯粹经验,即观察者的“我”,后者指经验的内容,即被观察 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客体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使人可 者的我。由于自我的概念在心理学上重要而特殊的地位,随 能超出现有的客体我框架。在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关系上,米 后的二十世纪,众多的心理学学者介入了这一研究领域。他 德认为客体我是自我活动的本体建构,它制约主体我的活 们在分析这一概念时,大多能注意自我概念涵盖的两层涵 动,而主体我是客体我变化发展的引导者。之后他采用了“概 义:其一专指被认同、被感受、被知觉的客体;另一指个人所 括化他人”的概念,认为自我是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个人只 以能思考、能感受并能认知客体的主体【1]。总的来说,这些观 有考虑到所属社会团体对自身的态度,自我概念才算发展。 点大体可分为两种,即社会学取向的自我观点和心理学取向 心理学取向的观点对自我概念的关注主要是精神与自 的自我观点。前者以库利(c.H.cooley)和米德(G.H_mead)为代 我,即认知结构与自我概念的关系。他们把重点放在“内部过 收稿日期:2oo9—06一O2 作者简介:陈衍(1976——),女,贵阳市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4・・—— 程”上,也即是回答他人,客体和环境如何影响个体自我概念 的心理过程上。罗杰斯就是其代表人物。他认为自我概念是 指一个人的自我观念[41。罗杰斯将个人所经验到的一切称为 现象场,它指的是所有的总体的经验。现象场内属于个人自 身的经验就是自我经验。代表了人从经验中对自己的知觉, 了解和感受。如我是谁,我能干什么等。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的综合就是自我概念。他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 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的自我(r-ealselo,自 我概念不仅控制着并综合着个人对于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 高度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行为反应。 Coopersmith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51 [6t。后来,对自我概念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shavelson认为自 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r7】,这种认知和评价来自 于个体的经验及对环境的认知。 2自我概念的结构 詹姆士的自我理论虽为十九世纪末的产物,但是他对tl 我结构这种三个层次的分析,至今仍为学者所乐以引用,且 大致仍被遵循着。他指出自我的客体由三部分组成:即身体 和物质、社合的、精神的自我概念。这些成分自我概念以其价 值的不同,在层次上是有序的。各成分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 自我概念。詹姆士开创了自我概念模型研究的先河。在这个 模型中我们不难发现元素分析的影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Coopersmith和Pies&Harris继续 了詹姆士的研究。Coopersmith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 的总体评价。根据这种理论认识,他用自尊作为自我概念的 操作定义,编制了自尊测量问卷,这是一种单维建构的测量 问卷。其后的Pise和Harris于1969年编制出的Pies和 Harirs自我概念量表嘞,也是一种单维量表。这反映出他们对 自我概念的理解仍是笼统的。 事实上,这正是Hatter和Shavelosn的理论出现之前自 我研究领域的瓶颈。一方面,学者们意识到了自我理论的重 要;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而复杂,测量 工具效度不高,研究结果缺乏一致性,又使人们对自我概念 的研究价值发生怀疑。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O 年代初,由于Shavelson和Harter的研究,才使得整个自我概 念的研究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单一维度发展到多维度 多层次的研究。 Shave1son整理了有关自我概念的研究文献后指出,完 整的自我概念的结构应该具有七项重要特性:有组织性、多 维性、等级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可区分性。 Shavelosn界定的这种自我概念被认为是多维度的,按一定 层次组织到一个范畴系统中,并以这种规范为基础,进一步 提出了自我概念层次理论模型。认为一般性自我概念可区分 为学业与非学业两种。学业自我概念即依学科来分,非学业 自我概念则分为社会情感和身体自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 Shavelson的自我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实践证明。80年 代初,Marsh及其同事以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 为指导,编制了较完整的自我描述问卷(简称SDQ),并进行 了大量的施测,测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为shavelson的理论模 型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支持,既检验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也发 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 在国外的自我概念研究中,Harter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影 响的【lq。她提出,在自我概念研究中,有两点非常关键:第一, 要把涉及具体领域的能力自我概念和普遍的自我价值信念 予以根本的区分,要重视具体成分自我概念的测量;第二,要 评价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的自我概念成分要素是不同的。随着年 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在不断增加。Hatter根据这 种对自我概念的基本认识和大量研究,提出青少年期学生自 我知觉侧面包括学术能力、艺术能力、社会认同、行为成果、 身体状况、朋友关系、魅力、工作能力、一般自我价值9个方 面的具体内容。Harter对自我概念的建构和具体研究作出了 相当的贡献。特别是她提出的年龄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发展的 制约性,这正是自我概念研究中不可忽视又往往被忽视的内 容。现在,自我概念的发展已经成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 领域。 3自我概念的主要研究领域 3.1自我概念的发展研究 Hatter在她的理论中提到,自我概念会随年龄的增长而 发展[11l。Freeman研究则进一步发现,自我概念的发展呈曲线 变化,从小学到初中逐年下降,随后开始上升。到大学毕业后 开始下降,到中年后又再次回升,然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平缓 下降【I习,其中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发展性研究尤其引人注 目。国外、港台这方面研究很多,结论也各不一致。有的研究 认为这段时期的自我概念处于最低点,有的研究则证明这段 时期的自我概念上升或下降了。 在国外的研究中,Marsh的研究颇有代表性 。他用其编 制的3个SDQ量表对数千名6—18岁学生进行了测量。所得 的结果为:总的自我概念和绝大多数分量表都表现出自我概 念在7-9年级开始下降,在9-11年级回升,呈U字形曲线。 11-14岁是自我概念的最低点。 Hatter研究认为,此时影响青少年自我评价下降的主要 因素是从小学升到初中(七年级)后所面临的社会情境转变, 在此最低点之后,青少年对于自我掌握的能力会随年龄的增 长而逐渐增加,也会缩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 3.2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有研究表明由于在西方文化中男孩比女孩获得更多的 关注,因此男孩在气概、成就、领导者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的自 我概念【l41。在学业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也有进一步研究,如 Meece的研究显示,男女的数学自我概念在初高中阶段均呈 下降趋势,但女孩子下降的辐度更大【 。Meece解释为,数学 tt我概念的下降先于数学成绩的下降。因此,是社会化因素 影响了自我概念,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数学成绩的下降。Berry 对患有黑棘皮病的儿童自我概念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显示:患 该病的男性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概念没有差异,而患病女 性的自我概念各项得分和总体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和患病 一75— 的男性儿童 ,Kaminski对美国墨西哥的儿童进行自我描述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孩比男孩的阅读自我概念分量表分 高,而男孩的体能及外貌自我分量表分较女孩高旧,提示女 性儿童的自我概念更容易受到外貌的影响。 3.3社会教化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7】Shavelson K.J.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6,46:407-441. 【8】.刘萍,王振宏.国外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建构 述评【J 1.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3):81—85. [9]Marsh H,Shavelson R.Se ̄-concept:Its multifacet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85,20(3): 107-123. 从青少年期来看,个体可能会面临的社会教化大致可分 为家庭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情境。其中,家庭由于其在个体生 活中的特殊地位尤其受到关注。 Hattie发现生活中重要的他人,如父母、教师、同伴对自 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很大。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既来自于 自己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 父母的影响尤为深远。家庭体系的稳定与变化,亲子之间互 【10]Harter S.Competence as a dimension of self-evalua— ion:Toward a comprehensifve model of self-worth.In R. Leahy(ird.),The development ofthe see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5:55-121 [1 1】Hatter S.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1982,(53):87—97. 动关系的好坏,都会投射到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上。 Coopemmith发现自我概念与父母的满意度、教育兴趣 【12】Freeman W.Self as narrative:the place of life history in studying the life span.Thomas M.Richard(Ed).The self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 Press。1992:15—43. 以及父母在家庭中参与的教育活动关系很大。Sears,Crowe 发现父母的兴趣、温情、控制和接受性与子女的自我概念显 著相关。大量的研究都得出较一致的结论,即:学生愈感觉父 母用关怀、奖励、宽容、赞赏、爱护、温暖与高期望的态度来管 教他们,他们的自我概念就越高。[tal 从以上综述中,我们看到,滥觞于早期“自我”理论的自 我概念的研究既追循其历史的脉胳,又不断跟随时代而发 【13】Marsh H.Verbal and Math Self-concepts:An Inter— 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1.Educational Research Joumal,1986,23:129—1479. 【14】Altermatt E。R‘,Jovanovic J,Perry M Bias or re— spomibfli ̄.Sex and achievement-level effects on teacherS’ 展,从詹姆士的开创性研究到理论建构,实证研究在不断的 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I1 Adams】 G.R.Introduciton and Overview.In Adams,G. R.,Gullotta,T.P.&Montemayor,R.(Eds.),Adolescent Iden— ity tFormation.Newbury Park,CA:Sage. clsasroom questioning pracitc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 chology,1998,90:516—527. [15】Pamons et a1.Sex diferences in achievement:A test of laternate theories.JoumM of Pemonali ̄and Social Psycholo- gY.1984,46(1):26—43. [161 Berry J A,Linarelli LG.Self-Concept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Hispanic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 [21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杭 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95-296. can—thosis Yi ̄cas 402 Innternational Pediatrics Research Foundadon.Pediatric Research,1998,43(4):71-75. [3】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I.赵月瑟,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54-158. 【4】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3:316-318. [17】Kaminski P L,sharer M E,Neumann C S.Self-Con— cept in Mexican American Girls and Boys:Validating the Self-Description Quesitonnaire—I.Cultural Diversity&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2005,11(4):321—338. [5 Tr5】ent L MY,Russell G.,Cooney G.Assessment of self-concept in eady adolescence.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 ogy,1994:46.21.28. 【1 8]贺岭峰.自我概念研究的概述[J】.I心理学动态,1996 (3):41-44. [6】翁淑媛.青少年的自尊及相关变项的研究Ⅱ】.教育与 心理研究,1985,8:79-113. 口编辑/赵忠军 The Progress of Study on Serf-concept in Western psychology CHEN Yan CHEN Qing‘——lia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The self-concept is BJ1 important coneept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Many psychologists made a lot of sophisticated and exten— sive re ̄l'ches on this problem and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he paper Tretospectrs and summarizes the re ̄tsereh of self-concept in western psychology regarding the meaning,construction and main reasemh aress. Key words:self-concept;development. 一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