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第1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7 No.1 2O06年2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0c Science) Feb.2006 【文章编号]1009—3729(2006)01一oo74一o4 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 李华芳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尤金-奈迭的“动态对等”论为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提供了一个规范标准。要达到这 一标准,就要对新闻报刊文体中新鲜词、约定俗成的语汇、借用词、名词词组以及扩展的简单句、频 繁的被动语态和平实的语言等有基本的认识,以便选择符合现代汉语规则的、适合多数中国人阅读 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 [关键词】新闻报刊;文体;翻译标准;翻译方法 [中圈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于什么样的环境。[ 】 一、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准则 二 新闻报刊文体词汇特点及翻译 翻译的基本准则是忠实原作而且通顺。所谓 “忠实原作”,一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二是忠实 1.新词 地展示原作的风格,三是忠实地体现原作意蕴。所 频繁使用新词是新闻报刊文体的一大特色。语 谓“通顺”,是指译文的语言必须通顺易懂,合乎规 言文字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闻报 范。[ ] )文体与翻译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得到形 刊文章在及时、快速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随着社 神兼备的译文,做到量体裁衣,内容准确,就必须研 会的进步不断产生新的表达方式。新闻刊物是使用 新词的庞大机器和生产新词的巨大工厂。 究原文的文体,体现原文的风貌。因此,在翻译过程 中,译者除了做到忠实地传递原文的意思,表达原文 (1)新事物产生新词汇。随着社会新事物的产 生会产生一些新的词汇。这些词与特定的政治、社 的观点、态度、情感及思想以外,还要力求符合原文 会、环境有关,有着显著的社会性。例如:1969年7 的文体与风格,传达出原作的神韵。 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Apollo)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 新闻报刊文体是一种常用文体。对于这种特殊 球,各国媒体争相报道,随之产生大量的新词汇,现 的文体的翻译,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 在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有:moonfall(登月), (Eugene A.Nida)的“动态对等”翻译准则比较适用。 space suit(宇航服),space race(太空竞争),space 奈达的“动态对等”论包括思想内容和形式风格两个 travel(太空旅行)等。 方面,他认为译文读者读译文与原文读者读原文所 (2)变换的表现手法。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 得到的反应、影响与感受应大致相同。所以,译者应 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报刊文体也通过变换多 找出译人语的各种有效表达手段,以最接近、最自然 种表现手法,追求用词的标新立异,以求出语不凡。 的方式表达出原文的对等信息。翻译时应注意: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夸张、比喻、省略、重复、借代等。 (1)忠实于原文的内容;(2)译文与原文的文字体裁 同时一些生僻词、俚俗词、典故词、联缀词往往也出 作用一致;(3)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4)译文将用 现在行文中。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对英美国家的文 [收稿日期】2005—08—20 [作者简介]李华芳(198l一)。女。河南省礁阳市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助教,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翻译与语言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李华芳: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 ・75 ・ 化背景有所了解。例如: ①Following eyeball to。eyeball consultations with the butcher and the baker and the grocer on the tube,she hits a button to commandeer supplies for tonight’8 dinner pany.(与屠夫、面包师、杂货商在地铁上面对面协商 之后,她决定为今晚的宴会征用必需品。) 句中的“eyebal1.to.eyeball”是“eye—to eye”的夸张 手法,在翻译时,可以直接根据其本意翻译为“面对 面”,而不是“眼球对眼球”。 ②Americas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General Agree. ment on Tarifs and Trade formally charged Washington today with violating the rules of the tarding agreement iwth its 10 percent surtax on imports.(今天,美国在关贸总 协定中的贸易伙伴严正指责美国政府对进口货物增 收10%的附加税违背了贸易协定的规则。) 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中“Washington”代指 “American government”。 ③The pugnacious K.O.Mullins demanded a re. match.He took a full-page newspaper advertisement to promulgate his challenge.(争强好胜的默林斯要求重 新比赛,他在报纸上用整页的广告公布了他的挑 战书。) 句中的“pugnacious”和“promulgate”是生僻词,使 用它们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英语新闻报 刊文体中存在着两种并行的趋势:一方面,使用俚俗 语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另一方面,俚俗语倾向 的反面——生僻奇崛的词的使用也越发频繁。两者 的意图都是为了追求新奇夺目,吸引读者。 2.约定俗成的语汇 新词层出不穷,新词与套语及陈俗词并存的情 况是由新闻业务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为了吸引 读者的注意力,用词必须求新;另一方面,为了保证 新闻的可理解性,新闻撰写者必须采用人们熟悉的 表达、叙事方式,并遵循一定的写作程式。常用的约 定俗成的语汇如:Father Time(时间老人),Mother Na. ture(自然之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掌握约定俗成 的行业套语,可以保证新闻工作的效率。同时,在翻 译此类语汇时,也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例如: No comments(无可奉告),according to eyewitness/AP reports,etc(据目击者/美联社等报道),with guarded reserve(持审慎态度)。 3.借用词 新闻业与社会各个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英语新闻报刊文体作品在 行文中常借用军事、经济、体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 域的词汇。例如: U.S.airlines accused SIA of selling below—cost air tickets in attempt to strengthen its fotholds in the Paciifc service.(美国航空公司指责新加坡航空公司出售低 于成本价格的机票来稳固其在太平洋航线的 地位。)[ ]( ) 其中,“foothold”是军事用语,意为“据点”,用在 这里既生动形象,又准确传达了作者的意思。 4.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在英语新闻报刊文体中很常见。为节 省篇幅,简练而准确,英语名词词组的前置和后置作 修饰成分的情况很多。 (1)前置定语。联缀词是前置定语中常见的方 式。简单的联缀词可以直接用对等的形式进行翻 译,但是针对一些冗长而复杂的联缀前置定语,在翻 译时,就不能简单地采用对等形式,以免造成阅读障 碍。例如: The Queen closed the boycott.hit,rain.afected Common-wealth Games in Edinburgh yesterday after Steve Cram had crui ̄d to his second gold meda1.(……女王 宣布了联邦运动会的闭幕,此次运动会遭到了各联 邦国家的抵制,还受到了大雨的影响。) 如果把联缀前置定语“the boycott。hit…Games”直 接译为“受到联邦国联合抵抗的及大雨影响的联邦 运动会”则不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理解习惯,这个时 候可以转变形式,采用中国读者易于接受的表达方 式进行翻译。 另外,英文报刊中有大量的名词用于前置修饰 成分,这类的短语形式一般为“前置修饰语+中心 语”。如一报刊标题为“The Color lines”,用名词“co1 or”修饰“lines”,翻译时,一般按原文顺序直接翻译为 “肤色界线”。 (2)后置成分。新闻英语名词词组后置成分有 许多形式,如介词词组、不定式词组、分词词组、复合 从句等。对于新闻标题中常见的形式“中心词+后 置修饰成分”,翻译时,常将后置成分前置,以符合汉 语的表达习惯。如:“Answe ̄for Developing Nations” 可译为“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复杂的后置成分还有 可能是这几种形式的结合,这时就要注意句子结构 的分析,采取拆译法。例如: ・・・The offer by the American side to ship additional wheat and feed grains,raising the normal ceiling figure from 8 to 23 million tons.(美方要船运额外的小麦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6-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生 饲料给该国,并将原来通常为八百万吨的最高数量 升至两千三百万吨。) 句中名词词组“the offer”后面的修饰成分包括 了介词词组、不定式词组和分词词组。因修饰成分 过长,可将其分成两部分翻译,前一部分译为以“美 方”为主语的主动语态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后面 的分词形式按原语序翻译即可。 三、新闻报刊文体句法特点及翻译 1.扩展的简单句 扩展的简单句。即通过使用定语、状语、同位语 等成分对简单句加以扩展。简单句的使用有助于清 楚地表述事情的发展,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也易于 记者写作。然而,记者有时因字数限制或为了节省 版面,会向简单句中塞入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可能 改变句子的句型结构,使看似简单的句子变得复杂, 也给翻译造成了困难。为了适应汉语读者的阅读习 惯,充分发挥汉语精炼的优势,翻译时,可以将冗长 的扩展简单句拆开来,分成几句话表述。例如:“An. drew P.0’Rourke,the Republican candidate for gover— nor,said yesterday that he would withdraw from a tele— vised debate with Governor Cuomo if the candidate of the New Alliance Party,which he accused of extremist views, participates.”可译为:“参加州长竞选的共和党候选 人安德鲁・P・奥鲁克昨日表示,如果新联盟党的候 选人也要参加与州长库莫的电视辩论,他本人就宣 布从中退出。安德鲁指责新联盟党的候选人持有极 端主义的观点。” 2.频繁的被动语态 英语新闻报刊文体一方面倾向于用主动语态, 这样可以给读者一种直接感,使叙述具有直言不讳 的效果;另一方面,被动语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因 为新闻报道中读者所关心的往往是施动者(动作的 发出者)的情况,比如在有关灾难、战争、事故等报道 中,读者关心的是伤亡人员、与之相关的具体数字或 进展等。因此,被动语态在新闻文体中的使用频率 多于其他文体。翻译中,可以灵活处理新闻报刊文 体的被动语态,除非有必要突出受动者(动作的接收 者),否则不要译成被动语态。如:“More than 50 mil. 1ion acres of farmland have been submerged and grain store damaged.Thousand of peasants have been shown on television trying to save their grain by loading sacks into boats or tyring to move them to higher ground.”可译为: “五千多万亩粮田被淹,许多粮仓被毁。电视报道了 成千上万的农民在设法抢救粮食,他们或把麻袋装 的粮食运到船上,或者把它们转移到高处。” 3.平实的语言 新闻撰写要求作者排除个人的情感和倾向性, 保持客观性。另外由于新闻报刊要面向社会各个层 面的读者,因此要求语言平实易懂,忌用夸张的形容 词和副词,忌用激情的文句。近年来,英语新闻文体 中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口语词汇甚至俚语,行文也越 来越接近谈话体,这是新闻文稿适应广播电视文稿 需要的结果。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选用 通俗易懂的平实语言去表达。 四、新闻报刊文体汉译要点 1.充分理解原文 英语新闻报道涉及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在翻译 时,充分理解原文是优秀译文的前提,要使译文既忠 实于原文又要有一定的可读性。这一方面要求准确 把握语句的含义,多查资料,充分理解,不能望文生 义,另一方面也要求汉语的表达要清楚明确,流畅通 顺。例如: Their accent couldn’t fool a native speaker.(译文 1:他们的口音不能愚弄本地人。译文2:本地人一 听他们的口音便知道他们是外乡人。) 译文1是表层的翻译,没能在充分理解原句的 基础上深入到深层的语义关系中,可读性不强。而 译文2经过表达方式的调整,使语义与原文对应,可 读性较强。 2.注意翻译技巧 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的两种常用方法,可视为直 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 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 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 化和美学等层面。[ J( 对于新闻报刊英语的翻译, 什么情况下用异化,什么情况下用归化,应视原文的 情况而定,必要时,可将两者并用互补。严格的异化 翻译包含新闻文体中的条约、法典、规章制度、政府 公文、政治论文及文献等。在新闻报道和分析、报刊 特写的翻译中,一般也采用异化翻译,但要注意汉语 语句的清晰与流畅,考虑文章的可读性。例如: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武装到 了牙齿,可是不过几年就被彻底击败了。) 在翻译“armed to the teeth”时采用了异化翻译, l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李华芳: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 译成“武装到了牙齿”,既生动形象又容易为读者所 接受。如果仅仅归化为“全副武装”,语气则较弱。 在有些情况下,异化之后的含义模糊不清,或者形式 不能完全对等,就要采用归化翻译法。例如: The only way out is fig—leaf diplomacy.(唯一的出 路就是雏持体面的外交。) 其中,“fig.1eaf”原意为无花果树叶,源自《圣 经》,当亚当和夏娃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时,便用它 们来做遮羞的裙子。因为这个典故并不一定为多数 中国人所熟知,翻译时就采用了归化法译成了“体面 的(外交)”,如果异化为“无花果树叶(外交)”,则令 读者费解。 同样,在英语新闻报刊的翻译中,有时会遇到一 些长句,这时可以打乱原文的顺序,分成若干个小的 语言单位,按照汉语的习惯,以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重新组合句子。这样可以打破原文句子形式的束 缚,使句子自然流畅。 新闻报刊英语的特点决定了翻译新闻报道时, 译文不能太俗或者太雅。“太俗”就是近似于口语体 英语;“太雅”指太靠近庄严体正式英语。[ ](附)接近 现代汉语新闻文体应该是我们翻译英语新闻文体的 准则。 翻译时还应密切注意原文的语调。一般来说, 各类新闻题材的作品都是为提供“事实”或发布“消 息”,译者与原作者一样应避免使用感情色彩浓厚的 激情词语或语句,不要掺杂个人的情感。 3.考虑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除了翻译方法,翻译中还要注意原文的文化因 素。缺乏对原文文化因素的了解,译文很可能南辕 北辙,搞出笑话,甚至产生争执。比如,在中国,“狗” 时常会带有贬义的色彩,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西 方则把狗视为友伴,看成宠物,如:“love me and love my dog”。又如:“huahua”这个西班牙词语,在拉丁美 洲的一些地区英文意思是“baby”,在其他一些地区 英文意思则为“bus”。_4 J即使在同样使用英语的英国 和美国,也会出现对某一词语的不同理解。翻译的 实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如果缺乏双方的文化背景 知识,就难以恰如其分地诠释对方传递来的信息或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总之,新闻报刊文章写作的目的与手法各国大 体一致,就是用尽可能有趣的方式将一定的事实展 现出来。_5 J了解英文新闻报刊文体的语言,可以使我 们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 方面的信息。在翻译报刊新闻英语时,译者应在忠 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选择符合现代汉语规则的、适合 大多数人阅读习惯和水平的语言形式。译者要不断 丰富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 上,以客观严谨的态度传递最新最快的信息。 [参 考 文 献] [1]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3. [2] 丘悦,彭斌.报刊新闻荚语的翻译[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增刊):141—143. [3] 刘泌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98. [4] 邓曼娜.浅析英语新闻报刊文体的翻译[J].西南科技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8—94. [5] 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