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高中实施国际课程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中实施国际课程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来源:锐游网
第3卷第1期 2014年1月 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 V01.3 No.1 Jan.2014 我国高中实施国际课程的原因、问题及对策 张久久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国际课程即是被引入的国外课程,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加以研究、实验或实践。普通高 中引入国际课程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增长对教育的需求;受教育者对国内高等教育的不满;现行教育 下的无奈;外籍子女的教育需求。目前普通高中引入国际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明确,收费混 乱;国家课程与国际课程难兼容;师资力量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的基本对策有:课程内容持续 更新,适应教育需要;提倡特色办学,融合中西精髓,走专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国际课程;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1—0028—04 家长送孩子上国际班的初衷。优质的高中教育是 高等教育的前奏,部分高中生的出国留学为我国目 前高等教育质量敲响警钟。家长认识的误区,也是 对西方教育的过度盲从。 一高中国际班(部)是我国普通高中(包括公办 和民办)的部分年级或班级同国外教育机构在课 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合作,以中国公民为招生对 象,在中方教学地点进行主要教学活动的一种中外 合作办学模式,也是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开展中外 、普通高中引入国际课程的主要原因 合作办学的重要模式之一。高中国际班引人世界 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课程体系(如A-level、IB等), 学生可根据所修学分及英语水平考试成绩,申请进 入国外大学学习。 (一)经济不断增长,国民希望获得更好的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 吃喝穿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国家日益 繁荣昌盛的表现之一。众所周知,教育是民族的根 本、国家的未来,更是家庭的希望。“计划生育”的 规定每家每户只能生一个子女,青少年是国家 的殷殷期望。大多数的富裕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 获得更好的教育,日后就业能够多一份筹码,络绎 不绝地送孩子出国深造。2012年3月,胡润研究 院与兴业银行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 高中国际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从国家的教育 发展规划来看,未来中国教育发展,基础教育的国 际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育的角度”强调了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 性,强调了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其实践在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加强国际理解教 未来的希望,也承载着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培养世界公民、际人才。l2 全球化时代,人才 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至关重要。中外合作办学在 高中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多样化人才,避免教育体 制下出现人才千篇一律的现象。对于中外合作办 消费需求》显示,目前中国个人资产在600 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有270万人,其中有85%的 人计划送子女出国留学。¨4 学来说,“消化吸收,利用创新”是我国教育者把握 中西方教育理念之关系的重要准则,这种合作办学 模式亦可被目前普通高中的教学改革作为借鉴。_3 (二)对国内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 中国的高考制度由来已久,“一纸定终身”的 想法深深地烙印在众多家长与学子的心中。纵然 现在国内斥责高考的声音四起,但是在没有找到替 但是目前高中国际班在办学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很 多人认为参加国际班就等于出国留学,这也是许多 [作者简介]张久久(1989一),女,江苏连云港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28 代的方法取代高考制度之前,再多的声音也是枉 然。为了逃离高考的压力这一现实原因,许多家长 选择国际班,送孩子出国留学。国际班的规模日渐 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合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在有出 更好的教育”(67%),其次是“增强职业竞争力” (38%),为“逃离国内升学压力”而选择出国留学 的占19%。 国际班,俗称为“1+2”留学班,即是在国内读一年 高中,余下两年在与学校合作的国外大学继续求 学,费用竟然高达70万元,实在令人咋舌。当然也 便宜些。湖北省物价局、财政厅2009年重新核定 庞大,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多元要求。2011年教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收费都那么高,也有一地方相对 国意向的高中生中,排在首位的留学理由是“接受 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学费,按每生每学期不高于 6000元的标准收取,相当于一年1.2万元。 当然由于每个地方的经济条件不一,培养成本 随之不同,所以关于高中国际班的学费实际上存在 很大的差异。现阶段国家关于国际班的收费标准 (三)现行教育的无奈选择 有些家长,让孩子上国际班,是因为没有取得 没有相应的文件出台,这是目前高中国际班收费比 较混乱的主要原因。 当地的户口,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只能提供到初中, 孩子初中毕业后的升学问题成了很多家长的担忧。 (二)国家课程与国际课程难兼容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情况居多。返回原籍读书,存 在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孩子适应不良的问题;为了 孩子的将来,只能花不菲的费用读国际班,出国留 学。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有学校国际班打 社会上对高中国际班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出 国留学班”。有人站出来表态,这样的办学是挤占 了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现在国家明确提出要促 进国际文化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 出了“无学籍困扰、无高考教材烦恼、非京籍考生的 应该是汲取西方优秀的资源,结合本国的国情,加 以创新改造,实现全校师生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的 改革。社会上的这种认识,正是对国际班的误解。 第一选择”的招生广告,吸引此类生源。 (四)对高中国际课程的需求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吸引了众多外籍人员来到 中国创业定居,随之而来的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 他们需要接受国际课程、中文课程和国别课程。尤 其是上海、北京等地,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国家的“心 若是高中国际班真的只是为了输送学生出国留学 而开办,那确实是挤占了公共的教育资源。由于公 共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国际班占用了一部分资源, 直接导致普通班学生就不能享受到全部本该有的 资源。 高中国际班沦为“出国留学班”,直接影响了 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按照国家规定,高一学生要 完成会考主要课程的学习。高中国际班以留学为 脏’’,近些年来引进大量外资企业,对外经济依存度 增长良好,外籍人员的居住比例越来越高,提出了 国际教育的需求。这些外籍人员子女属于国际学 生,他们有的希望继续学习本国的课程,有的则愿 意接受国际通行的课程,更多的是希望在学习国际 课程或是国别课程的基础上学习中国的课程。 二、高中国际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的,英语与国际课程至关重要,学习负担特别重。 有些家长甚至为了短期内提高自己孩子的托福、雅 思等语言类考试成绩,要求学校从高一开始停开一 切无关课程,专心上托福、雅思的培训课程。平时 (一)缺乏明确国家,国际班收费混乱 高中国际班属于新兴的事物,在《国家中长期 课程的成绩学校则弄虚作假,实实在在地将国际班 变成功利化的留学考试的跳板。 由于留学所需的英语与国际课程负担很大,学 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对出国没有帮助的国家 必修课程无形中已经达不到标准。国际课程通常 为外教授课,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甚少开中方课 程,结果是国家的教育得不到普及,国家的教育方 针难以在国际班得到贯彻。 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 家明确提出要重视国际化交流,但是对于不断探索 的新事物高中国际班暂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 法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_6 这正是告诉我 们法律的重要性。高中国际班正因没有法律明文 规定,关于其运作成本核算、经费的收取与之后的 使用等,大家都不得而知。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舞台,高中国际班办得如 火如荼。近几年,在上海出现一种以留学为目的的 但事实上,这样做真的有利于学生申请到优秀 的国外大学吗?曾任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本 29 科招生负责人的多莉丝・戴维斯女士曾经告诉记 者:“像耶鲁、哥伦比亚这样的名校,更青睐的不是 那些只会考试的学生,也不是那些美国化的中国学 术为核心课程的预科才是真正的预科。目前预科 市场还是鱼龙混杂,有些预科项目80%是应用课 程,20%是商务课程,商务课程也是应用课程的老 师来教,对此学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_9 目前,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办国际课程,说明 了人们对留学的需求正不断增加。无办还是 民办院校,若能有选择性地引入优质国际课程,配 以雄厚的师资队伍,坚持办学的品质与特色,定可 以抓住发展的机遇。 生,而是有着中华文化底蕴、扎实文化基础、广阔发 展空间、卓越国际视野的学生。”_8 (三)高中国际班面临师资问题 高中国际班的出台,重在促进高中办学形式的 多样化,响应国家,最终让中国的教育真正的 实现国际化。但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常设置在 高等学府,高中的国际班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起步 高中国际班这个“蛋糕”,市场虽大,但人人都 阶段,必然会面临重重困难。不少高中名校负责人 在记者采访时时都表示,目前师资问题是高中国际 班面临的最大问题。 国际班的学费高昂,是高中其他班学费的数 倍,甚而之数十倍。校方给国际班安排的中方教师 当然是出类拔萃的,由于国际班的本意在于国际 化,那么课堂上便要能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体现 出中西的特色,国际班的课基本是要求双语教学, 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大部分的教师没有过留学 的经历,国内长期的高考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也约 束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大多数教师突然 间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这些都对国际班的教师能 力问题提出了质疑,师资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都会 是国际班的重要问题。 三、针对问题及原因可采取的基本对策 (一)未来的高中国际班,机遇与挑战并存 细心留意不难发现,现每到国际班招生咨询报 告会,前来咨询有关事宜的家长络绎不绝,学校的 礼堂通常是被挤得满满当当,高中国际班的火爆程 度可见一斑。从我国创办高中国际班以来,一开始 学校能够选择的项目少,有则引进,到后来选择众 多,必须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国家的热门课程。放 眼全国,创办高中国际班学校云集,选择的空间过 大使得目前各学校留学预科班面临升级换代的 命运。 澳际国际学校招生市场总监欧亚南指出: “2006年时我们做一个预科项目,一年能招到近 1000个学生,但近两年大家都在做,竞争非常激 烈,各个学校的项目都在不断升级换代。”“毕竟项 目、产品才是留学预科的核心竞争力,而真正以学 30 想参与,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的是不可忽视的 挑战。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国际班创办出自身的 特色,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的王道所在。 (二)提倡特色办学,融合中西精髓,走专业发 展道路 提倡特色办学是国内高中教育国际班树立自 己“品牌”的过程。正如某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特 色专业,如清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上海外国语大 学的英语专业、徐州医学院的麻醉学等。引进国际 课程容易,结合自身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设 备资源等创办特色项目则非易事。 中外合作办学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出发,培养学 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包容和吸收。教育国际化并 不是单纯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为西方的模式,而 是通过引进西方优异的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重 要的是将“拿来”的东西与本土文化融合,将国际 交流变为双向的吸收,并最终适应我国本土的现 状,为我国所用。“拿来”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走 出去”,将引进的东西,吸收升华为新的教育理念和 教育成果;我们输送了一批批优异的高中生出国留 学,同时能够吸引国外的学生来到中国求学,这样 的中外合作教育才算是真正的国际化。 四、结语 创办高中国际班的初衷,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 课程理念、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学校课程体系改革, 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培养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 野的高中生。高中办国际班,满足了学生、家长与 社会的需求。现在的中外办学,摆脱了高考升学的 压力,应该抓住机遇大胆创新,打破以往观念、机制 上的误区,从引进的国际课程中汲取所需的精华, (下转37页) 参考文献: [1] 陶玉凤.浅议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问题[J].教 育探索,2010(11). 方法[J].当代语言学,2001(4). [4]李莹丽,吴思娜,刘丽虹.双语经验对认知能力 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2(7). [5]王玉.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2]钱源伟,卢长智.隐性知识对学前双语习得模 式的制约[J].上海教育科研,2004(7). [3]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表征研究的理论与实验 (上接30页) 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 htrn1. 方式,最终能够推进中国教育的课改、教改。引进 国际课程的同时,必须开齐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符 合:有关学分规定的课程,使国家课程与国际课程相 得:益彰,在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的需要的同时,又 能满足高中生留学,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需要,从 而仓0造出中国特色的国际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熙.从“资格能力”评价体系看中外合作办 学中的文化建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1)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ifles/moe/moe——177/201008/93785. [3] 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0. [4] 章新胜.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中外合作办法条 例》[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 [5] 熊丙奇.国际化教育机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N].北京青年报,2013-04—13. [6] [战国]孟轲.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 社,1995. [7]李凌.家长重金砸向“洋应试”高中国际班该 往何处去[N].中国教育报,2012—04—19. [8]李凌.高中国际班,该往何处去[N].中国教育 报,2012—04一l9. [9]何欢.别把国际班办成出国班[N].中国教育 报,2012一o4—19.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