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8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今天我将这篇讲话认真读了一下,深受感悟。
这篇讲话深刻揭露和分析了我国现行政治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改革的基本思想,标志着党的政治改革思想和理论纲领的基本形
成。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一、 负责人人选的调整
二、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发挥的优越
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 改革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度 四、 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五、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具体重大改革
第一部分先讲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就这点,我看到他老人
家分析的比较具体的,感触颇深。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我想这个权力的问题就是因为集中在权贵的手上,老百姓更谈上不“权”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再一个,对政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大的。 “兼职、副职不宜过多。简单些,也容易加重人民的负担。 “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我想也是从封建王朝和时期吸取的经验,可以这么说,封建时代,权力集中于达官贵族,不管是也好,皇族也好,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为老百姓是应该为他们付出的。他老人家这样说,给我们中国人民来说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显示了社会主义另一优点,权力是人民的、是集体的。“从长远利益着想,解决好交的问题”说明白点,大家读过历史的,即使不深入的,偶也见过历代王朝,一个皇帝,自己坐到老死,然后又儿子继承,这样的制度也涉及到皇权贵族,可能来说也是这样的,这也是封建王朝走向末落的原因之一吧。“长远”这个时间可能说是无限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但是必须这样制定,只能这样,如他老人家所说的,才能涌现了年轻有为的干伍,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国家的发展,也能让那些年轻有用的人发挥他们的能力。这一点的提出呀,
竞争是激烈的,也不像当坐高享受那么容易了。
第二部分中讲到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及其制度,充分发挥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主要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三)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第三部分讲到改革党和国家的一些具度。应为在当时的制度中,有不少的
制度都有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其中弊端主要有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生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主要
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
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 第四部分讲到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毕竟中国经历了这么久的封建社会,许多封建思想在人民的思想里扎根,这很妨碍现代社会的发展,公
民的权利意识淡薄,不懂得维权等。
第五部分具体讲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具体改革。分时段的具体执行,这样
有利于党的发展,保证党的优越性。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真正开启了中国政治改革之路,在它的指引下,我党对政治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全面分析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政治改革的目标;系统总结了官僚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完整准确地剖析了官僚主义的根源,找到了可行路径;深刻总结了“”发生的原因。二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这篇文献指导下,我国政治改革的思路逐步清晰,改革方案逐步细化,一系列和措施、机构和章程等及时出台;通过设立并在适当时机撤销顾问委员会顺利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三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运用唯物史观深刻剖析了现存政治制度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改革的价值取向——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优越性;深入剖
析了制度与权力的辩证关系;剖析了我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文化根源。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在本文中,同志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党和国家 领导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深刻地阐明了我国进行党和国 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迫切性、目的、基本内容以及应采取的
根本性措施和方法。
首先,同志阐明我国党和国家
领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的和方向,指出,为了适应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 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对 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继续进行改革。改革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了充分 发挥的优越性,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 个方面的要求: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 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障全体 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各项企业事 业的权力;组织上造就大量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具 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党和国家的各
种制度究竟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
来检验。
其次,同志深刻揭示了我国现行政治 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强调要着重从制度方面来解决问题。 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优越的,但是党和国家现行的一 些具度中,还存在着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 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 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就要严重的脱离群众。从党和国家的 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 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 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同志还明确地 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 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 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 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 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 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因此,只有对现行制度中的弊 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才能逐步克
服它。
再次,同志提出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 想影响的任务,指出,上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种种弊 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过去我们对肃清思想政治 方面的封建残余影响的重要性估计不■,现在应该明确 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 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肃清封建主义残余 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 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 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在思想政治方面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同时,决不能 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
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主义的批判。
最后,同志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应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和
方法。这些根本性措施是:改革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 数人的领导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政不分,以党 代政的制度,建立和实行党政分工制;改革高度集权 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的管理制 度;改革我国领导制度忽视法制的制度,健全保障人民民 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改革机构臃肿的领导,精简机 构;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实现干部的革 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还强调指出,改革党和 国家领导制度的正确方法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当前,只有不断地 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 导,乃是我国政治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点。
同志的这篇文章,是我国政治改革的纲 领性文献,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本 文中提出的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这些论述,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对我们当前探
索进行政治改革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