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分析

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分析

来源:锐游网
XUESHU QIANYAN学术前沿 高职、本科不同培养层面上的衔接与学校教育对生 涯导向的侧重。在制度建设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制度缺失,职业教育“二元管理体制”及资源配置分 化趋势以及职业能力的变化需求而进行滚动选课: 2.调整顶岗实习时间。采取边学习边实践的学>-3方 式,调动学生参与智能化生产的积极性,逐步实现 自身工作能力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完全对接:3.提升 教师专业技能,增加由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兼职教 师队伍,注重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进入企业锻炼的机 割,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饥制不畅,支撑职 业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建设落后。 针对以上困境,作者提出五点建议:1.价值取 向上。大力弘扬和践行“人人出彩”的职教发展价值 取向,强调职业教育为学生生涯发展服务的功能定 会;4.改变授课方式,通过“任务导向”、“项目化教 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5.调整学习 位;2.制度匹配上,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 现代学徒制;3.体制变革上.变“二元”为“一元”职 业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成立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科 研机构;4.机制变革上,完善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 育办学的激励机制,实现市场化主导与公益化监管 并行;5.舆论环境上,围绕生涯发展与价值宣传提 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工业4.0视阈下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 徐兰、徐婷在《成人教育)2o17第6期中撰文, 阐述了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困境,提出了面向工业 4.0需求的人才培养创新对策。 随着工业4.O高科技战略对实体经济的逐步 渗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以 及专业灵活程度等方面的不足十分明显:1.人才培 养理念滞后,不符合当地企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 求;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科学性,没有以具体的工 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3.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不 足,在授课过程中很难以岗位描述和岗位任职能力 为出发点进行重点教学;4.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授 课方式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 t ̄-;5.企业较少参与 教学改革与评价,主要表现在专业建设前期的建议 采纳渠道不畅。以及在学生毕业之后的评价机制不 足。 工业4.0的技术格局下,企业的发展模式将发 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接企业人才输送的高职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逐步调整。因此。应从以下维 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1.提高专业设置灵活度。采 取专业滚动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当地经济的发展变 场所,在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合作背景下建设多 层次教学平台;6.引导企业进入教学改革与评价环 节,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多方参与的教学设计 和评价机制。 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 升级的支撑作用分析 苏丽锋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 中撰文,阐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提出 了当前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的影 响。并由此分析了职业教育改革对经济转型和产业 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大致可以分为 以下几点:l_职业教育地区分布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表现在与产业结构转移的关系以及与产业布局和 产业融合的互动;2.职业教育层次与产业结构的关 系,表现在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转移、产业布 局的关系之中;3.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 关系,表现在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转移、产业布局 的关系之中。 继而作者分析了当前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 级对职业教育的影响:1.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变 化趋势为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产业相对稳 定,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2.产业结构升级要求 职业教育大规模高质量发展、调整职业教育层次与 专业设置、强化职业教育对人才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模式;3.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 矛盾表现为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低于应用技术人才 需求,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应不足。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剖析了职业教育改革对经 职教论坛,2Ol7.25 57 学术前沿XUESHU QIANYAN 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以期对制定职 业教育改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1.职业教育通过稳 定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 动生产率推动经济转型;3.职业教育通过提升人力 资本质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4.职业教育通过带动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变迁、反思与展望 蓝洁在《职教论坛)2017年第13期中撰文,回 顾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政策变迁及其影响, 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的特征,并提出 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的展望。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的变迁大致 经历政策酝酿期、发展期和加速期三个阶段,分别 如下:1.政策酝酿期(1980~1998年),这一时期的高 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单一,定位于专科,重点是探 索并逐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结构:2.政策发 展期(1999~2003年),这一时期的突出重点是扩大 规模,探索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也是这一阶 段的任务之一;3.政策加速期(2004年至今),这一 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调整导 向发生全面变革。职业技术学院禁止升格为本科, 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和形式结构转型的重要政策对象。 作者继而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具有的特征:1.运动式治理,表现为政策执行过程 中的强制权限、选择性激励和压力机制等典型操作 措施。但同时这些操作措施有可能引发高等职业教 育结构的紊乱,甚至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内生发展 能力;2.工具理性的挑战与价值理性的回归,价值 理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不变的内在追 求,而工具理性则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不管 是凸显在政策表面还是隐藏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 策工具理性都被放大被关注:3.政策空间的利用及 其对政策变迁的推动,首先表现为政策主体的自由 裁量权,其次是政策规范具有可变通性,最后是政 策资源具有可交换性。 58职教 ̄/2017.25 基于政策的历史变迁及所具有的特质,作者提 出了以下展望:1.运动式治理与制度化治理并存, 运动式治理有一定的合理性,制度化治理是其应然 阶段:2.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政策路径不确定性, 因而常规性政策修补与范式性变革并行:3.工具理 性与价值理性互动整合,使倾向于提高效率的工具 理性与追求教育公平、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性有机结 合,实现两种理性力量的和谐统一。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 虚拟学习社区构建 唐燕儿、王思民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 第3期中撰文。通过对广州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 查。分析了其继续教育的现状及教育需求,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议,帮助新生 代农民工尽早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特殊 群体.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城市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作者对广东省的6个城市的1459名 新生代农民工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教育水 平影响着工作机会与水平,有70.9%的新生代农民 工已认识到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受教育意识十分强烈,但是, 强烈的继续教育需求与低比例的继续教育现状产 生了矛盾。而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原 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学费压力大;2.学习时间少; 3.社会支持薄弱。现有的继续教育形式不能满足其 教育需求多样化,以及个性学习移动化的特点,因 此,构建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免费虚拟学习社区, 成为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需矛盾的有效 途径之一。 虚拟学习社区能为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 学习者提供一个平等、开放的在线学习环境。满足 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化的移动学习需求。弥补制度化 教育和淘汰机制的弊端,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如 何构建虚拟学习社区?作者认为,1.应注意在实践 上从外部获取有利的社会支持:2.运行上建立技术 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的支撑;3.参与上构建教师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