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题示标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的启示。 齐读教学目标。
师:目标都清楚了,有信心完成吗? 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目标清楚了,请同学们接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听的同学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举手纠正。
生接读课文,师板书易错字,指名后进生读。 检测:指名读易错字。 第二次“先学后教”
师:课文字音大家都读准了,现在我们来理解课文内容。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指谁和谁的对话?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2.季羡林老先生对读书有什么建议? (二)、生自学。 (三)、交流
苗苗与季羡林老先生的对话。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道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先生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季老先生对读书的建议:(1)多看闲书。(2)要三贯通。(3)多背古诗文。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写法分析)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与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一)、生思考。 (二)、交流
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 师小结
一般的访谈录都要在前面标明时间、地点、采访对象。 五.当堂训练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多看闲书
做到三贯通
多背古诗文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