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循环经济: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循环经济: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世纪的8o年代到9o年代,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 发达国家的经济经济发展的模式。现代循环经济作为 一个完整的系统概念,最早是我国一些学者考察德国 对废弃物管理的实践后于1998年引入的。而它从概念 转化为实践并进入到了我国国家决策层面,仅用了两 年。为什么?因为中国经济面临的资源与环境两大瓶 颈,亟待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 有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只有实现以GDP衡 量的单位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总量降低到2000年的水平 1/4以下,生态环境的产出效率提高到2000年水平的 四倍以上,才能保证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否则,资源 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社会经济生产活 动,是一种生态学意味浓烈的经济系统。其特点是,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资源一产品一消费者一分 解者”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流动。整个经济系统以 及生产、消费的过程,基本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 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了最小。 这显然与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单 流向的线性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 循环经济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达到节约 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例如,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 800千克,可以节约木材3立方米,烧碱300千克,电 300千瓦时,还可以减少排放大量的污水。 由于循环经济着眼于整个经济系统,更新了环境在 经济中的位置,环境由—个外静陛的制约因素,变为经 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素,环境成为了生产力要素。 业界人士指出,循环经济不是单纯为了保护资源 与环境,单纯地强调保护环境而增加生产成本,不可 能得到企业与公众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全理利用自 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 化能力,使社会经济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并且是健康 的、可持续地发展。如果不是这样,循环经济便没有 吸引力,就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就不具备 被普遍推崇的价值。 在各种社会生产中,工业生产对于自然、环境、 资源的影响和破坏较大,循环经济强调要构筑“工业 食物链”,许多国家的循环经济成绩单也是重点体现 在对于工业生态化的成效上。譬如,在商业基础上逐 步形成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的“工业共生体 系”。此外,社会终端消费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 收与再生利用,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侧 重点。譬如,日本、德国等在这一方面均有国家法律 的严格规定,对于社会消费终端强大的回收功能。 与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相比,我国的循环经济 涵盖的范围有所增加。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主要集 中在静脉产业,而我国的循环经济不仅包括静脉产 业,也包括动脉产业,是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 业化的结合。 然而,我国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在诸如观念更 新、制度环境、法制与政策、管理体制、技术支撑 和外部推动力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如何突破这些问 题,探索和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实践模 式,使其能真正发挥循环经济的功用?在日前“建设 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广东)高层论坛”召开之 际,本刊推出了这一专题,并在广东省内选择并分析 了一些发展循环经济较具代表性的城市和产业,希望 对业界有所启发。臣 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