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课制度
根据县教育局工作精神,为更好地实行学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及时了解教学动态,监控教学过程,抓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狠抓有效课堂工作,学校决定从教学的源头入手,在教学的关键处使劲,实现教风学风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根据学校管理实际,制定学校巡课制度。
一、巡课的意义
建立和实行巡课制度,就是要扎实有效地抓好课堂教学,从巡课中发现教师教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突出“有效教学”这一主题,逐步使学校教学工作管理走向精细化、科学化,使教学常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更好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巡课的内容 (一)巡课内容 1、师生课前准备情况
上课铃响后,任课老师是否及时进入所在班级;学生在教室内是否静坐等待,有无异常情况等。
2、教师执行课表情况
教师是否按课表上课,教师是否按规范调课;巡课人员通过查对课表或调课记录检查教师是否执行课表;是否有私自调换、挪用、挤占其他课程的现象;是否提前或拖后上课或下课;是否有脱岗或中途离开课堂现象。
3、老师课堂行为表现情况
老师是否做到仪态端正,教态亲切,能用普通话教学。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是否坐着上课(除身体不适、中心校批准外),是否在课堂中打瞌睡、抽烟、接听手机或听音乐等有悖于学校要求的现象。
4、老师课堂教学组织情况
巡课人员将检查教师组织教学的情况,是否备课与教学分离,随意性很大,课堂教学环节低效,不能完成教学目标。
三、巡课办法
1、由学校校委会成员组成巡课小组。
2、巡课的具体时间由巡课人员根据各自的课务情况决定。巡课过程中,要带着《巡课记录本》,要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并及时将发现的情况对被巡查对象进行反馈。
3、每次巡课将会根据巡课情况召开现场会,及时解决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巡课问题处理办法
1、对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巡查人员本着真诚帮助、重在教育和及时解决的态度向有关教师和学生说明存在的问题,对于巡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学校将会在在现场会中提出处理办法或建议。
2、凡发现教职工在岗或上课时有重大责任问题,学校将根据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向教职工公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