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宿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宿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来源:锐游网
宿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③一尊还酹江月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⑤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⑥君子生非异也 A . ①②④ B . ②⑤⑥ C . ①③⑥ D . ③④⑥

2. (2分) 下列加线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遂见用于小邑 见:表被动 B .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C . 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待 D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

3. (2分) (2019高二上·常州期中) 下面各句中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A .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因:介词,凭借 B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则:连词,就 C . 思垂空文以自见。 以:连词,来

D . 顷之 , 持一象笏至。 之:助词,凑音节,无意义 4. (2分) (2017高一上·双鸭山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第 1 页 共 16 页

例句:夜缒而出。 A . 越国以鄙远 B . 晋军函陵 C . 今太子迟之 D . 发尽上指冠

5.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厌之有

A . 诸侯先迎之者 B . 而今安在哉 C . 而如姬最幸 D . 使归就戮于秦

6. (2分) 选出与例句划线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 . 群臣怪之

B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 . 高余冠之岌岌兮

D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7. (2分) 下列各项中划线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 臣以险衅/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B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 . 先妣抚之甚厚/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 . 当其欣于所遇/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第 2 页 共 16 页

8. (2分) 对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心不在焉 , 视而不见 ②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③见君子而后厌然 ④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A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9. (2分) 下列各项中,对《论语》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成于众手,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记述者 以孔门弟子为主,也有孔门以外的人。《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B .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也”,强调的是诚实,讲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突出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提倡要向贤人学习,不断自我反省。这些 言简意赅的言论,都堪称至理名言,即使是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C . 孔子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富于感情的人,他的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他会生气地斥责大白天睡懒觉的学生(如子路)“朽木不可雕”,也会对他欣赏的学生(如颜回)连连称赞;他对不以为然的举动会“莞尔而笑”后再解释,他也会在别人误会他时急得对天发誓。

D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应该先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再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10. (2分) 和其他三句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无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就要飘出花香,绵羊就要站立舞蹈,白屈菜就要遍地闪烁。 B . 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 C . 它(鸟的歌声)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 D . 它(过去)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

第 3 页 共 16 页

11. (2分)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中国梦不是 , 但圆梦之途绝不轻松,既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 更需要克勤克俭、辛勤劳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不断满足民生之需、不断增进民生 。梦想成真,民生改善是最好 。

A . 空中楼阁 步步为营 福利注解 B . 虚无缥缈 循序渐进 福祉诠释 C . 虚无缥缈 步步为营 福利注解 D . 空中楼阁 循序渐进 福祉诠释 12.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低龄留学值与不值、好与不好,也需因人而异。既不能盲目跟风,视留学为唯一出路;也不能________,甘心做井底之蛙。

②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________,看了佛面看僧面。

③这次宴会虽然只邀请了你一个人,但他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何必________,自己吓自己?不要多心,尽管放宽心去吧。

A . 畏首畏尾 投鼠忌器 杯弓蛇影 B . 投鼠忌器 杯弓蛇影 畏首畏尾 C . 畏首畏尾 杯弓蛇影 投鼠忌器 D . 杯弓蛇影 投鼠忌器 畏首畏尾 1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B . 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第 4 页 共 16 页

C . 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

D . 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14. (2分) (2020·南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互联网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像水流一样互联互交、互通有无。然而一段时间以来, 互联网业界“盲目圈地”“围墙篱笆”等乱象频出,给用户体验带来不便,也为发展前景蒙上阴影。有人说,今天的互联网巨头不缺市值、不缺收入、不缺用户,唯独缺稳定输出的价值观。从公共管理角度来说,互联网巨头的市场支配地位实际上形成了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公权力”,用好了可以受益匪浅,用 歪了就将 。倘若用 取代发展远见,只顾着“抢占地盘”,只醉心“厮杀內耗”,只攫取“人头流量“,甚至为维护垄断地位而不择手段打压竞争者,不仅会 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活力,还会削弱整个社会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前进动力。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手握巨大的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决定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要知道,产业再多、市值再高,都必须 顺应时代呼声、回应用户需求的企业文化,与互联网经济发展壮大同气同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 A . 贻害无穷 一孔之见 压制 涵养 B . 流毒无穷 门户之见 压制 培养 C . 贻害无穷 门户之见 抑制 涵养 D . 流毒无穷 一孔之见 抑制 培养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里的大,不仅包括格局之广、境界之高,更包括体量之大、规模之大 B . —个企业,不仅要有大体量、大规模,更要有大格局、高境界 C . 一个企业,不仅要有大格局、高境界,更要有大体量、大规模 D . 这里的大,不仅包括体量之大、规模之大,更包括格局之广、境界之高

第 5 页 共 16 页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手握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考验着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 B . 手握巨大的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考验着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 C . 手握巨大的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如何管理使用决定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 D . 手握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决定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5. (6分) (2020高二下·凉山州期末)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法国社会学家雅克·埃吕指出,从来没有得到说理机会的人们,习惯了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相信。在不允许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们也是一样,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宣传,他们最怕的就是与众人、与集体、与领导不合拍或意见不同。发生这种情况时,他们会本能地感觉到“孤立”和“不安全”,觉得“可能会招惹麻烦”。宣传利用的就是他们的这种焦虑和害怕的感觉。

然而,容易上当受骗的并不只是那些没有动脑筋习惯和能力的愚民。19世纪英国作家科尔顿说,“有些骗局布设得如此巧妙,只有傻子才不受骗上当。”那些布设巧妙的往往是大谎言,人不容易轻信小谎言,却很容易相信大谎言。小谎很容易揭穿,而谎言越大,就越不可能揭穿,例如,纳粹说犹太人有统治世界的阴谋,又有谁能够证明犹太人没有这样的阴谋?希特勒说,“一般的人,倒不是有意要想作恶,而是本来就人心败坏。他们头脑简单,比较容易上大谎的当,而不是小谎的当。他们自己就经常在小事情上说谎,而不好意思在大事情上说谎。大谎是他们想不出来的,就算是听到弥天大谎,他们也不能想象能有这么大的弥天大谎。”

谎言是一种构筑生活世界的伪劣材料,在真假难辨的情况下,被欺骗者会心甘情愿地用它来构筑自己的生活世界图景。即使在明白的情况下,告别这样的生活世界图景也是很困难的。长期接受和依赖谎言的人们,甚至还有在谎言破灭后,自己也加入到维持谎言中的。1950 年代,一位名叫玛丁的家庭主妇,她是一个叫“追求者”的地方教派的组织人,她向她的信众们宣称,在1955年12月25日,一场洪水将会摧毁世界,而外星人会驾着飞碟来解救他们,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追求者”们为世界末日做好了一切准备,辞去了工作、变卖了家产,甚至把裤子上的铜拉链都剪掉了,以免妨碍飞碟的电子通讯。结果,当那一天到来时,世界并没有毁灭。按理说,这些受骗的人应该清醒了,但是,完全出乎一般心理推断的预料,这些坚定不移、付出了重大代价的信徒不但没有改变他们的信念,反而变得更加坚定和虔诚,他们相信,世界没有按原计划毁灭,是因为他们迎接死亡的虔诚态度感动了上帝。“追求者”们甚至完全改变了他们以前一贯低调、不愿与外人来往的作风,变得热衷于宣扬他们的教派信仰,到处加倍努力向他人证明自己教派的正确。

第 6 页 共 16 页

费斯汀格在《当预言失败时》一书中用“认知失调”——即人们的经历与信仰相矛盾时产生心理不适,以致反而变得更依赖信仰,更加信仰——来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他认为,要使人们接受一个虚假的预言,有几个条件:首先,预言要符合人们原来的信念;其次,需要接受预言者卷入预言的相关活动;第三,要维持信仰,还必须有社会的支持,或团体内部成员的相互支持,以相互强化无法证实的信念。

从认知和心理缺陷来认识谎言如何对普通人产生影响,我们就更需要通过学校的人文教育和社会启蒙来提高公民的理性思考水准。这样的启蒙教育能帮助民众了解欺骗机制,同时也重视自己易于上当受骗的心理弱点,有了这两条,民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增强,被欺骗和利用的危险也就自然会随之降低。

(摘编自徐贲《为什么我们对谎言深信不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从来没有得到说理机会的人们,才会相信谎言。 B . 希特勒认为谎言越大越容易欺骗那些小事上说谎的人。 C . 长期受骗和依赖谎言的人会在谎言破灭后去维持谎言。 D . 人文教育和社会启蒙可以帮助民众了解欺骗机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运用引用的论证方法,提出了两种人最容易受骗的问题。 B . 举希特勒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和引用论证,使问题由小到大得到了拓展。 C . 玛丁的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没有说理机会的人容易受骗。 D . 文章最后一段属于议论文“解决问题”的部分,全文结构清晰严谨。

(3) 下面对“有些骗局布设得如此巧妙,只有傻子才不受骗上当”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傻子平时都在小事上说谎,所以面对布局精巧的谎言反而更容易上当。 B . 布局精巧的谎言更容易欺骗那些能动脑筋的人,他们比傻子更容易上当。 C . 布局精巧的谎言往往都是大谎言,聪明的人容易识破所以不会上当。 D . 傻子虽然不习惯动脑筋,但对布局精巧的谎言却会去思考所以不易上当。

第 7 页 共 16 页

)16. (12分) (2019高二上·宾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送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他喃喃地道,怎么会?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第 8 页 共 16 页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的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做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第 9 页 共 16 页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 棒子没等到小王叔叔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张叔叔,这一蹊跷的情节为下文他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埋下了伏笔。

B . 小说中反复出现“月光”形象,不但展示了那天晚上的特定环境,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

C . 小说主人公棒子的形象生动鲜明:作为新四军通讯员,他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D . 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以静衬动,细致入微。

(2) 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7. (11分) (2020·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 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

第 10 页 共 16 页

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选自《鸿门宴》)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会其怒,不敢献 会:适逢 B . 项王军在鸿门下 军:军队 C . 沛公则置车骑 置:留下,弃置 D . 张良入,谢曰 谢:谢罪

(2) 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 . 我为鱼肉,何辞为 B . 公为我献之 C . 使子婴为相

D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交待两军驻地及彼此距离,与刘邦“道芷阳间行”相呼应。 B . “拔剑撞而破之”等细节描写,表现范增鲁莽、暴躁的性格。 C . 人物语言贴合各自身份,寥寥数语就凸显他们鲜明的个性。 D . 从“沛公已出”到“立诛杀曹无伤”,环环相扣,叙事分明。

第 11 页 共 16 页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8. (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和庞佑父① (宋)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②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③ , 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兵,当时张孝祥在楚地任职。捷报传来,他写下这首《水调歌头》。②燃犀:指消灭敌人的地方。③周指周瑜,谢指谢玄。谢玄曾在淝水之战中大破北方入侵的军队。

(1) “风约楚云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有人对这首词的点评是“喜中有愁,壮中含悲”,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19. (5分) (2020高二下·长春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2)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侧面描写衬托蜀道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与“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做到: ________,________ 。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20. (5分) (2016高三上·赣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第 12 页 共 16 页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并能把目标写下来,经常对照检查。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的,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的,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其中占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对于以上的情况,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4-2、

14-3、

第 14 页 共 16 页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15-1、

15-2、

15-3、

16-1、 16-2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7-1、

17-2、

17-3、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8-1、18-2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19-1、

第 15 页 共 16 页

19-2、

19-3、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20-1、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