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

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

来源:锐游网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质膜 红细胞膜骨架 扩散 简单扩散 协同转运 二.填空

1.细胞质膜的被动运输方式并非对任何物质都是适合的,它具有一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膜质的运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膜不对称性的表现有______和______。

4.流动镶嵌模型强调了膜的______和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 A.甘油进入胃黏膜细胞 B.CO2穿出组织细胞

C.植物的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离子 D.水分子出入细胞

2.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 A.扩散 B.被动运输 C.主动运输 D.胞吞 3.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是( ) A.胞吐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4.膜蛋白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关系可分为下列哪些类型?( ) A.整合蛋白 B.外周蛋白 C.脂锚定蛋白 D.载体蛋白 四.判断

1.整合蛋白又称内在蛋白、跨膜蛋白,它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 ) 2.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它通过共价键的方式同脂分子结合,位于脂双层的外侧。( )

3.膜脂的主要功能是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

4.红细胞质膜具有很大的变形性、柔韧性和可塑性,当它的内容物渗漏之后,它的质膜可以重新封闭起来。( ) 五.问答题

1.Na﹢/K﹢泵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请分条陈述出细胞膜的功能。

3.两类膜转运蛋白工作原理的主要差别如何? 4.流动镶嵌模型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质膜: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脂质和膜蛋白所组成。 2.红细胞膜骨架:红细胞质膜内侧的一种特殊结构,由膜蛋白和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

3.扩散:指物质沿浓度梯度从半透性膜浓度高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4.简单扩散:被动运输的基本方式,不需要膜蛋白的帮助,也不消耗ATP,而是靠膜两侧保持一定的浓度差,通过扩散发生的物质运输。

5.协同转运:又称偶联运输,不直接消耗ATP,依赖离子泵建立的离子梯度而发生的物质运输。

二.填空

1.物质的脂溶性、分子大小、带电性 2.侧向扩散、旋转、翻转扩散、屈曲

3.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4.流动性、不对称性 三.选择题 1.C 2.C 3.A 4.ABC 四.判断 1.× 2.√ 3.√ 4.√ 五.问答

1.Na﹢/K﹢泵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①维持细胞内适当的Na﹢/K﹢浓度,抵消了Na﹢/K﹢的扩散作用

②在建立细胞质膜两侧Na﹢浓度梯度的同时,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泵提供了驱动力

③Na﹢泵建立的细胞膜电位,为神经和肌肉电脉冲传导提供基础 2.请分条陈述出细胞膜的功能。 ①界膜和区室化 ②调节运输

③功能定位与组织化 ④信号的检测与传递 ⑤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⑥能量转换

3.两类膜转运蛋白工作原理的主要差别如何? 答: 两类膜转运蛋白是指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它既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如:氨基酸、核糖等通过载体蛋白选择结合跨膜转运,每种载体蛋白只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

通道蛋白只能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运输。选择性开启离子通道。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

4.流动镶嵌模型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什么? ①蛋白质不是伸展的片层,而是以折叠的球形镶嵌在脂双层中,蛋白质与膜脂的结合程度取决于膜蛋白中氨基酸的性质。

②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再是封闭的板块结构,以适应细胞各种功能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