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区2011年5月份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小结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社会救助平台建设,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探索居民向镇(街)社会救助平台直接申请低保待遇的低保审批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全面落实分类保障办法,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救助水平,巩固应保尽保,按时足额发放保障金,全年月人均补差不低于205元,且比上年增幅不低于3%。
进展情况:截止2011年5月,低保户5317 户,9707人,月发放资金189.84万元,2011年1-5月共发放低保金1234.14万元,月人均补差197元。
2、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集中供养标准不低于3800元,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2600元。
进展情况:截止2011年5月,共发放五保资金60.89万元。 目前我区集中供养年人均达到384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达到3240元。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2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左右。
进展情况:我区2011年居民医保实际参保人数为15.5万人。2011年度参保登记工作将从6月份开始,今年1-5月份已累计拨付资金1500万元。
4、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细化救助办法,简化救助程序,优化审批机制,提高对重点人群的救助水平,加强政策宣传。全年直接用于救助困难群众看病的医疗救助金不低于医疗救助金总支出的70%,医疗救助金结余不高于全年医疗救助金总收入的10%。
进展情况: 2011年1-5月,我区医疗救助人员184人,其中低保对象87人,普通群众97人。救助金额为102.2035万元。
5、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对艾滋病、结核病、晚期血吸虫病、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病人及时进行医疗救治,并对其医疗救治费用按规定标准给予减免。完善重大传染病病人生活救助机制,在2010年的救助标准的基础上分别上调50元,按标准开展救助,按季度发放资金。救治艾滋病病人3人,贫困结核病病人10人,救治晚血病人12人。
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和血防能力建设。淘汰耕牛132头,设立禁牧标志58个,聘用禁牧协管员14人,完成血吸虫重点流行村1000座无害化卫生户厕的改造任务。
进展情况:区疾控中心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市地病站开展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工作,每月按时对接,及时掌握救治工作进度和其它信息。截至目前,已救助结核病病人8人,发放补助金额6962.4元,对12例晚血病人实施了医疗救治,已按规定减免费用共4.417012万元。
目前我区现有耕牛510头,共有40个行政村,其中血吸虫病流行村共有21个,一类疫情村共有3个。目前患病耕牛正在摸底登记之中,设立禁牧标志的地点以及聘用禁牧协管员正在准备中,现已全面开展工作。
5月份,区改厕办召开了全区改厕工作启动大会,已对各镇办布置了具体工作。
6、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到2011年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达到5个.培训全科医师8名,社区护士及其他卫技人员3名。
进展情况:1、经基层医改,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由乡镇卫生院转
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三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归二集团管理)、保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定街道小洲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湖保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安街道保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今年我区全科医师8名、社区护士3名的培训任务,目前均正在参加市统一举办的培训学习。
7、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进展情况:今年我区继续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生均425元/年,初中625年/年,生均提高100元,区级财政承担其中的16℅;区级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增加到60元/年、中学90元/年,分别提高15元和20元。截至目前,已经拨付137.8万元到各校帐户。同时继续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本学期免费教科书13196套,惠及所有学生。
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积极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集中供水管网,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
进展情况:省市任务未下达。
9、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
给予奖励(特别)扶助;对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的家庭给予奖励,确保奖励(扶助)资金及时、准确、足额发放。
进展情况:五月份,三山区计生民生工程已按要求完成708个计生奖扶对象的再审核和复核工作,目前,正在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和装订。在完善“一卡通”发放花名册的同时,认真梳理民生工程数据库,整理电话号码及相关信息,确保各项信息的真实准确。
2011年,全区共有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对象708人,其中,奖励扶助对象513人;特别扶助对象54人,放弃二孩141人。我区财政提前安排资金627660元,准备6月上旬将计生奖扶资金全部打卡发放到户。
10、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及时、足额将直补资金打卡发放到1017名大中型水库移民个人,每人每年600元,继续对移民村实行项目扶持。
进展情况: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5.255万元。项目扶持-响水涧幼儿园教室二层屋面已封顶。
11、城市低收入家庭与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在建廉租住房项目竣工套数不少于1162套,当年新增廉租住房(不少于2664套)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对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保障范围继续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总户数不低于600户。
进展情况:1、廉租住房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工作。2008-2010年廉租住房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今年已完成建设投资约300万元。2011年新建廉租住房项目,目前正在规划评审。2、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工作:此项工作正在摸底。
12、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39例。
进展情况:5月6日, 组织三山、保定、峨桥第一批34名白内障患者在弋江区医院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10日,龙湖、高安65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术前复查,经复查由17名患者符合手术条件,于13日成功接受了复明手术。截止本月共完成51名白内障患者的免费复明手术,超
额完成12例,手术成功率100%。
13、“农家书屋”工程。建成9个农家书屋。
进展情况:2011年在保定街道办事处的联群村、鸭棚村,龙湖街道办事处的杨村,三山街道办事处的三山村,峨桥镇的山湖村、桂港村,高安街道办事处的草山村、义合村、矶山村等9个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现各个书屋建设场所和管理员已确定;我局开展了农家书屋工程宣传月活动;农家书屋工程配备的设备已招标完毕,目前正配送中。
14、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努力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政策规定,积极筹措应承担的保费补贴,确保本级和县区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督促保险经办机构及时查勘、科学定损、快速理赔,努力提高理赔兑现率。
进展情况:目前我区现有耕地8.5万亩,其中种植油菜6.14万亩,截止4月20日油菜承保面积6.14万亩,收取保费6.14万元,小麦承保面积0.18万亩,收取保费0.18万元,农户承担经费和区级财政配套共计19.72万元已上解。当前早稻承保正在摸底登记,油菜受灾情况正在调查统计。
15、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对符合政策规定的685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对符合政策规定的157名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补助500元药费。依据应助尽助原则,以实际汇总上报数字为准。
进展情况:截止到目前,镇、街正在对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动态管理调整,审核无误并公示后上报区残联。由区残联进行审核后发放生活救助金。
16、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300人,培训合格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人数达到180人。
进展情况:截至5月底,我区共组织培训420人,初级职业资格证
书正在办理中,全年培训任务已提前完成。
17、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完成新型农民培训任务65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650人。
进展情况:截止5月份,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已培训人数300人。
18、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力度,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率,2011年新增床位数50张,集中供养率达到55%以上,继续推进农村敬老院规范化达标建设。
进展情况:经市局协调,原先由我局代管的高安街道敬老院建设项目(2011年新增床位50张),现在由大桥开发区真接管理,不纳入我区2011年民生工程考核项目。
19、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免费婚检人数达850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060人,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90%。
进展情况:截至目前,三山区婚姻登记800对,已婚检760对,婚检率约为9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560人,补助资金16.8万元;免疫规划实际接种7905剂次。
20、校舍安全工程。以全市校舍排查鉴定结果为基础,对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和食堂等三类重点校舍进行加固或重建,使其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完成加固重建重建面积11189平方米,其中:加固面积8145平方米,重建面积3044平方米。
进展情况:今年我区中小学校安工程加固项目6个,面积达到8351平方米;重建项目8个,面积达到3677平方米,实际计划完成任务将超过目标任务。现39中教学楼和三山中心小学新庄分校教学楼加固项目已
完工,其余4个加固项目(三山中心小学教学楼、综合楼,峨桥中心小学教学楼、蒋山分校教学楼)已完成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招标工作,待暑假开始即可动工。8个重建项目已完成2个项目(46中食堂和新淮中心小学厕所重建项目),其余6个项目施工图纸正在设计中。
21、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确定8个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话、电视机等设施。建设1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添置必要的图书和体育器材。
进展情况:今年我区确定在龙湖中心小学杨村分校、三山中心小学本部、保定中心小学本部、峨桥中心小学蒋山分校、浮山中心小学响水涧分校、新淮中心小学本部、高安中心小学本部、49中等8所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各校已经确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场所,进一步摸清了留守儿童人数。现各校正按照省市建设标准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并组织学生参加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1个留守儿童活动室确定在保定街道联群村,目前正在准备前期工作。
22、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提高农村的家电普及率,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兑付率达到96%;促进家电产业升级发展和节能减排,逐步建立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等体系,家电以旧换新销售补贴商务审核率达到96%。进展情况:截止5月底,全区2011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673台,销售额2183万元,财政补贴254.1万元,补贴率99.2%;以旧换新销售补贴95台,共2.2174万元,补贴率达到96.94%。
23、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全面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完善救助机制,临时救助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提高救助水平和救助效果,加
强政策宣传,方便群众申请。
进展情况:2011年1-5月共救助困难群众359户,共发放救助金48.85万元。
24、就业扶持工程。推进创业富民工作,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城乡劳动者等各类群体就业创业,打造创业实训平台,强化创业载体建设。新建1个创业载体,就业管理实现信息化。
进展情况:在村级平台安装LED电子显示屏26块,通过电子屏幕及时公布企业用工信息,方便百姓掌握用工信息。坚持每月8日在区劳动力市场开展企业用工招聘会,组织玉柴联合动力公司、长江起重、圣罗纺织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招聘工作。今年1-5月份,我区享受社保补贴24人,发放补贴资金共计1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800个,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2000多个,现场求职登记达5700多人。
25、棚户区拆迁改造安置工程。完成0.9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迁改造安置任务。
进展情况:已完成拆迁安置任务。
26、“菜篮子”工程。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增强蔬菜供应能力,保障群众“菜篮子”消费。完成1个菜市场改造任务。
进展情况:三山区2011年度民生工程菜市场建设和改造项目为:三山区江洲新城菜市场。该菜市场位于我区保定街道焦湾村,由三山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建设,计划投资440万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份基本建设完成。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320万元。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结束,装潢、装饰已经完成,外围附属工程进行扫尾,菜市场玻璃幕顶正在招标。
27、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工程。建设1处公交停调车场。
进展情况:三山区经济开发区停调车场工程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施工图纸审查、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编制及送市招标工作,并于5月12日在市招标办开标, 5月13日确定芜湖市龙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本
工程的预中标施工单位,芜湖市开元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为本工程的中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将在3个预中标公示日结束后即领取中标通知书并进场施工。
28、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大力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鼓励幼儿园升级,实施特困、孤儿、残疾学前教育券制度。组织开展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
进展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相应实施办法,大力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通过加大对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帮助幼儿园升级;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政策标准,对全区特困、孤儿、残疾幼儿实行学前教育券制度,待市级相关政策出台后我们立即与财政等部门制定相关发放政策,确定发放标准和范围,积极实施。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推荐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目前已推荐5名幼儿园园长参加省级培训,即将推荐10人参加省级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