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来源:锐游网


吉林油田高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文科)

命题人: 审题人: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宗正主管皇室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2.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西汉郡国并行制 B.秦朝郡县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C.唐朝六部尚书

B.汉朝丞相 D.明朝内阁大学士

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6.“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7.“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D.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9.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不同在于

A.必须对议会负责 B.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C.提名组成内阁政府 D.是国家元首并拥有行政权

10.一幅名为“辞退俾斯麦”的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该是 A.联邦议会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德国皇帝 11.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 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1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13.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 中 国融人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A.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C.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14.1919年5月11日时事新报刊登《对于国人之大警告》一文指出,南北政府中“无一可

恃之人,无一非巧取豪夺,日与吾人为仇为敌,其思想,其行事,无一能与平民政治相容”。这段材料

A.表达了对南京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强烈不满 B. 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到了动员作用 C. 体现了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 D.反映了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

15.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 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16.“„„‘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歌曲《松花江上》反映的史实是

A.华中沦陷 B.华北沦陷 C.东北沦陷 D.华南沦陷

17.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18.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此段材料选自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四月提纲》 C.《告俄国公民书》 D.《和平法令》

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

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④长征精神 D.①④③②

20.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A.巩固丁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C.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输出大量商品

22.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2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

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24.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二十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25.“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目的是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 12分;29题13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

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

①10岁雅典男童 ②雅典贵妇 ③40岁雅典男性公民 ④奴隶 ⑤来自波斯的商人 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材料三 前苏联、新中国、旧中国法律体系构成比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前苏联 国家法 行政法 劳动法 土地法 集体农庄法 财政预算法 家庭法 民法 刑法 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与宪法相关法 行政法 社会法 经济法 民法商法 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法 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 宪法 行政法 民法 刑法 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1)材料一的苏格拉底案中,什么人有资格入选陪审团?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为总统,华盛顿为什么不能宣布“解放”奴隶?(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4分)

27.(13分)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 “想和俄国人共同

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以上均摘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形成如此外交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4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博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计一次。„„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予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三(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8分)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2)除上述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代的监察制度。(2分)

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几次会商后,他们于1905年8月20日决定联合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在立誓遵守上述四项原则之后,孙教给会员一种暗号和三组暗语:“汉人、中国物与世界事”。之后,孙与会员们一一握手,并兴奋地宣称:“从此后你们便不再隶属于清朝。”正值此时,屋上的一块木隔板“蹦”地一声落了下来,孙风趣地说道:“这就象征着满清的倒台。”

——徐中约《申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人 物 郁达夫 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梦 想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

“我不做梦,希望民治实现,人民可以执行选举、复决、罢免之权,只希望林语堂 人民之财产生命不致随时被剥夺。” “我不做梦,希望人民有集会结社权,只希望临时开会抗日不被军警干涉。”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章乃器 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李宗武 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私。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周谷城 宋云彬 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文告,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1)材料一中“组织”指的什么?孙中山教给会员的暗语表明了他怎样的思想?(3分) (2)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 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郁达夫、宋云彬等人的梦想出现主要原因。(5分)

(3)材料三是从哪个角度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简要说明它与前面材料中提到的“近代化梦想”之间的联系。(5分)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

高一历史(文科)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1)资格: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2分)

评价: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2分)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或: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2分,任一个要点即可)

(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2分)

(3)部分借鉴了前苏联相关法律经验,又结合我国历史上法制经验,从中国 的国情出发,制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4分)

27.(13分)

(1)影响:推行“冷战”政策。(2分)

原因: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1分) 两国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2分)

(2)图一 德国统一,两极格局解体。

图二:当今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际力量。(4分)

C B C C B A C B C D B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A D C A B D C A D D B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历程:两极格局建立到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加强。(4分)

28.(12分)

(1)措施:实行上计考察(1分);设立刺史作为监察官监察地方(1分);开展临时性突击考评(1分);依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对官员予以赏罚(1分)。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1分);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1分);监察官员可风闻奏事(1分);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1分)

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2分)

(2)监察制度: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宋朝:设通判监督知州;元朝:设御史台明朝:设按察司。(任意答出两个得2分)

29.(13分)

(1)组织:中国同盟会。(2分)

思想:排满兴汉,独立富强,融入世界(2分,任意两要点即可)

(2)梦想:政治上:希望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民主法治。(1分)经济上:国家富强,民生幸福。(1分)

原因:国内: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或日本对中国侵略、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2分,任意两要点即可)

国际: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1分) (3)角度:民族独立。(1分)

联系:(2分)言之有理即可。如:对各种近代化梦想的追求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华民族的独立为各种近代化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基本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