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节人的四字词语
1、威风凛凛、没头没脑、不知疲倦、呆头呆脑、歪歪斜斜、叱咤风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
得意扬扬、弄巧成拙、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赫赫伟绩,鏖战犹酣、津津有味、
相视一笑、两手空空、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化为乌有
2、原文: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有一段时间, 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那一段时间, 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 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
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节外生枝的解释
成语拼音jié wài shēng zhī
成语解释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节外生出杈枝来。比喻在
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用作“节上生枝”。
成语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
成语繁体节外生枝
成语简拼JWSZ
成语注音ㄐ一ㄝˊ ㄨㄞˋ ㄕㄥ ㄓ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节,不能读作“jiē”。
成语辨形枝,不能写作“技”。
近义词横生枝节、节上生枝
反义词一帆风顺
成语例子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肯道节外生枝。(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英语翻译create side issues
日语翻译中心问题のほかに别(べつ)の问题が生(しょう)じること
俄语翻译усложнять
其他翻译<;德>etwas Unvorhergesehenes kommt dazwischen 成语谜语栉;竹子;绿竹逢春 歇后语一堂官司两堂审;十一个手指 成语故事宋代理学家朱熹,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和著书,他认为读书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逻辑推理上去读,不要管别的问题,吕祖谦的弟弟吕子约不同意这种观点,朱熹认为读书不要左遮右拦,没必要去多惹一些麻烦,以免节外生枝 用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 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 生机勃勃【shēng jī bó bó】 生机,富有生命力;勃勃,旺盛。意为生命力旺盛的样子。出自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2. 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 势,气势、威力。意为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借以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3. 虚怀如谷【xū huái ruò gǔ】 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后来就用\"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 4. 宁折不弯【nìng zhé bù wān】 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亡,也绝不屈服妥协。出自出处:《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5. 坚韧不拔【jiān rèn bù bá】 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出自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竹节人》一文中词语的意思: 风靡: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俨然:形容很像。 威风凛凛: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佩。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呆头呆脑:形容迟钝的样子。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课文中形容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入迷程度。 心满意足:非常满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