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材质量通病

石材质量通病

来源:锐游网
.

ZT—石材排版错误 编号1  通病现象: 墙面石材与地面石材对角不通缝。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1、排版下单时将围边的石材做成整块的,不用做斜切角。石材到场安装时,经过试拼后根据尺寸现场切割,这样可以保证安装完成后各斜拼角能够准确的対上去,从到外成一条线,比较美观。 2、驻场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两边的石材宽度,否则安装后无法对上。  原因分析: 1、在工厂或现场切割,由于人的因素或设备的因素,加工精度不够导致45°角对不上; 2、放线不到位,对墙面、地面完成面线不能准确弹线到位。  正确照片

.

.

ZT—米黄石泛碱 编号2  通病现象: 地面铺设米黄石,出现泛碱现象。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一)施工前准备 设计上考虑消除泛碱,尽可能设计成干挂形式;考虑好结构的防水处理;选择吸水率及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要求的石材板等。 (二)使用防碱背涂剂 石板安装前在石材背面和侧面背涂专用处理剂,该溶剂将渗入石材堵塞毛细管,使水、Ca(OH)2、盐等其他物质无法侵入,切断了泛碱现象的途径。无背涂处理,泛碱不可避免,经背涂处理的石材的粘接性不受影响。 (三)减少Ca(OH)2、盐等物质生成 镶贴用的水泥砂浆宜掺入减水剂,以减少Ca(OH)2析出,粘贴法砂浆稠 度宜为6~8cm,灌浆法砂浆稠度宜为8~12cm。 .

.

 原因分析: 1、质量验收不严格,未对进场石材进行严格检验,致使部分存在暗纹、断裂石材进场。 2、施工方法出现操作不当,在铲除石材背面防潮网片时将石材防护层破坏。或石材出厂前本身的六面防护不到位。 3、地面基层水分过重,而石材粘接层未采用白色胶泥做粘接层,致使深色水分泛出。  正确照片 (四)防止水的侵入 1.作业前不可大量对石材和墙面淋水。 2.地面墙根下应设置防潮层、卫生间、浴室等用水房间的外壁如有石材装饰,其壁应需作防渗处理。

ZT—钢楼梯踏步石材空鼓 编号3  通病现象: 钢楼梯石材踏步,石材铺贴完成后,出现空鼓。 .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1、石材铺贴前,必须用胶混沙后喷满钢板基层表面,再用钢筋或钢丝网铺贴在钢架上,同时用水泥砂浆进行满铺,使钢架与基层形成整体,然后再铺贴石材。(如图一所示) .

 原因分析: 1、石材直接铺贴在钢板上,楼梯正常使用时,石材面受力不均易使钢楼梯产生振动变形,导致石材空鼓。 2、因钢板厚度、支撑点和间距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弹力,反弹力大于砂浆与钢板之间的黏结力,导致石材和钢板空鼓脱落。 图一

ZT—填缝剂使用错误 编号4

.

.

 通病现象: 不同颜色的石材用同一种胶或第三种颜色填缝,成品后接缝明显。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对班组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 打胶前对基层必须清理干净; 不同颜色石材应用相对应颜色的胶填缝,避免使用第三种颜色的胶填缝。  原因分析: 未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不够。  正确照片 . .

ZT—石材地面现朝天缝 编号5

.

.

 通病现象: 墙面石材与地面石材交接处呈现朝天缝,影响观感。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1.前期现场完成面线放到位,图纸深化时地面与墙、柱面石材结合处,地面石材尺寸加宽10mm左右。 2.卫生间等水区空间墙地石材施工按照先地面后墙面的工序进行; 3.如遇墙面石材先行施工,可留置墙面最下一排石材待地面石材铺贴完毕后再进行安装; 通病照片描述  原因分析: 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现场放线或深化尺寸出现偏差;  正确节点图纸 .

.

节点图纸

ZT—石材地面现黑缝 编号6  通病现象: 石材打磨之后显示一条黑缝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1.技术交底要明确,石材铺贴后要有专人保护同时要加强监控。 2.石材铺贴之后缝隙要清理干净,及时贴纸胶带保护,待补缝时再将其撕掉。 3.补胶的颜色尽量和石材颜色一致,宁浅勿深。需统一调色并经项目部确认,建议采用树脂胶调浅色补缝(不可掺水)。最好采用水晶胶,打磨后不变色且有光泽。  原因分析: 1.石材嵌缝前开缝处理不干净,石材铺贴之后未及时保护,缝间掺入杂物。 2.补胶不彻底或漏胶或胶没.

 正确照片 .

硬化就打磨,造成其他杂物在打磨时混在其中出现黑缝现象。 3.填缝剂与石材存在色差。

ZT—地面石材开裂 编号7

.

.

 通病现象: 地面石材出现开裂现象。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1.质地较脆的石材前期应与业主、设计沟通,尽量不宜铺贴于地面,或采用复合石材(采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作背板); 2.石材进场时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查,有暗裂纹等有缺陷石材概不收货,安装时要求工人轻拿轻放,地面石材铺贴后严禁重压; 3.铺设时最好把石材背面网格布铲除,嵌缝要严密; 4.石材安装时尽量留有足够的伸缩缝隙,及选取厚度足够,材质坚硬,牢固的石。  原因分析: 1.石本身石质较差,当镶贴不当、受到各种外力影响,在色纹喑缝或其它隐伤等处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2.结构的沉降产生竖向压缩变形,在拉力作用下,因石材的弯曲强度不够,导致石板开裂。 3.生产、搬运、安装、保护等环节导致开裂损坏。 4.有地暖的地面由于冷暖频繁交替热胀冷缩,致使地面石材开裂。 5.石材防护质量差,背面树脂胶未干透装箱运输,导致石材暗裂。 .

 正确照片 .

ZT—白麻石拼缝现水斑 编号8  通病现象: 白麻石材铺贴后出现水斑。  问题照片  预防措施: 1. 加强工厂跟踪力度,石材出厂前做好六面防护,石材出厂前及进场后做好验收工作。 2. 防护完毕及时充分放置、通风、晾干后再铺装; 3. 石材铺贴前特别是一层、地下层、或厨房间、阳台等易受潮部位,地坪要做好防水施工。铺贴后做镜面处理,以防止受潮; 4.石材铺贴后不能立即严密覆盖表面,须待水气挥发后进行保护。安装后应先保持石材缝空畅,让水分充分挥发,一周后再进行嵌缝及镜面打磨处理,地下室等湿度较大或通风不良部位可采用强制通风挥发水分; 5.石材嵌缝时,冷却液要用防护剂进行冷却,防护剂冷却起到既冷却的作用又起到再次做防护的作用,防止用水冷却。  原因分析: 1.石材防护一般都在工厂完成,防护剂质量差,干透时间不足运至现场安装。 2.石材铺贴前地坪潮湿或没有做好防水处理,造成石材铺贴后产生水色斑现象,石材拼缝处水斑现象比较明显。 3.石材安装完成后没有等水分挥发即进行嵌缝处理或严密覆盖,导致水份从石材拼缝处渗出。 4.石材嵌缝时用水做冷却液,.

 正确照片 .

锯片破坏原防护层,导致石材拼缝处水斑现象。

ZT—卷帘底口现漏洞 编号9  通病现象: 卷帘门轨道下口收口不到位,有空洞,影响观感。  问题照片  解决办法: 前期策划、监控到位;及时进行书面交底;在消防卷帘轨道未安装前提前对下口石材进行施工。 .

.

 原因分析: 前期策划不够全面。  正确照片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