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7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7例疗效观察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29卷第2期 临证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7例疗效观察 王 军 ,邹定贵 ,崔红英 ,陈 强 (1.四川省井研县人民医院,四川井研613100;2.四川省井研县中医医院,四川井研613100) 关键词:淤胆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OO7—2349(2008)02--O0O8一O2 淤胆型肝炎黄疸深、症状轻,虽然预后较好,但黄疸迁延 不退,治疗难度较大。西医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苯巴比妥等 治疗效果肯定,但由于剂量大、疗程长,容易产生各种严重毒 副作用。近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7例,副 作用小、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全部病例来自2002年4月 ̄2005年6月收 治的住院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诊断标准[1]。 1.2一般资料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 疗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6~71岁,平均34.6岁。 黄疸持续最短27天,最长92天,平均38天;血清总胆红素 (TB)114~170/ ̄mol/L者5例,171~300 ̄mol/L者25例, >300panol/I ̄7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200u/L者7 例,201" ̄500u/L者25例, ̄500u/L者5例。甲型病毒性肝 炎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6例,非甲非乙型7例。急性淤胆 型13例,慢性淤胆型24例。对照组34例,男24例,女1O例; 年龄18~69岁,平均36.2岁;黄疸持续最短29天,最长87 天,平均39.2天;TB106~170/anol/L者6例,170~300 tzrnol/L ̄23例,>300/ ̄mol/L者5例。ALT≤200u/L者5 例,201~5OOu/L蓍21例,>500u/L者8例。甲型病毒性肝 炎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2例,非甲非乙型4例。急性淤胆型11 例,慢性淤胆型23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O.05)。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采用自拟芍药大黄 汤:赤芍5O~80g,生大黄5~10g,丹皮20g,虎杖30g,生麦芽 30g,大青叶30g,郁金15g,青皮15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 服。辨证加减:腹胀加枳壳、莱菔子、建曲各15g;呕吐加姜半 夏、竹茹各1Og;腹泻加白术、山药各30g;胸闷加瓜蒌、薤白各 lOg;胁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lOg;皮肤瘙痒加防风、白鲜皮、地 肤子各20g;尿痛加小蓟、通草、白茅根各lOg;失眠加夜交藤、酸 枣仁、丹参各2Og;发热加金银花、连翘、青蒿各20g。 2.2对照组 口服肌苷片0.4,每天3次;维生素B6片0.1, 每天3次。 2组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加入1O 葡萄 糖注射液250mi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30ml、山莨菪碱注射液20mg,维生素Kl注射液30mg,加入 1O 葡萄糖注射液500rrd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以4周 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2周复查1次肝功能。4个疗程后 进行疗效评定。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主要症状黄疸、恶心、呕吐、腹胀、乏力 等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ALT<50u/L,TB<35umol/L, A/G正常;有效:症状消失或好转,ALT明显下降,TB <85umol/L,A/G明显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3.2治疗结果 3.2.1 2组黄疸消退情况比较治疗组16周内总胆红素恢复 正常36例,平均退黄天数为38.7天;对照组16周内总胆红素 恢复正常25例,平均退黄天数为69.6天。2组比较总胆红素 恢复正常率及平均退黄天数,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O.01)。 随着黄疸的消退,患者尿黄、乏力、消化道症状及皮肤瘙痒等 症状也逐渐消失。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比较[ (治疗后/治疗前)] 3.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 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 ;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 效9例,总有效率73.52 。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 理有显著性差异(P<O.05)。 4讨论 淤胆型肝炎,亦称为毛细胆管炎症肝炎,由于肝细胞广泛 损害肿胀,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23,胆管通道阻塞,使胆汁分 泌代谢障碍,导致总胆红素升高,以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为 主。主要表现为黄疸较深,持续时间长,伴有全身瘙痒、大便 颜色浅或灰白,消化道症状及乏力等表现相对较轻。可发生 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淤胆型肝炎,在中医归属于阳黄范畴,系肝胆失调,肝失 疏泄,脾失健运,胆汁外溢肌肤,久羁不退,瘀热互结所致。 《伤寒论》云“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正是这个道理。针对发病 机理,笔者选用芍药大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中重用赤 芍,人肝经、善走血分,清热凉血散瘀、清肝泄火;研究发现,赤 芍具有解痉、扩张血管、镇痛、镇静等作用,并能降低血脂,还 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TX 合成而有利于胆汁排泄[3]。 生大黄既可清热泄火、又可活血祛瘀,增强赤芍之功效;丹皮、 虎杖人肝经,凉血祛瘀以生新;郁金其性轻扬,行气、解肝郁、 凉血破血以加强赤芍凉血祛瘀之功;大青叶清热解毒,助大黄 热去而瘀退;生麦芽助运降酶,顾护脾胃;青皮疏肝解郁以助 全方之功效。诸药配伍,血热得清,血瘀得行,不用退黄药而 黄疽自退。同时配合甘草酸二铵和门冬氨酸钾镁抗炎保肝、 减轻肝细胞损害,山莨菪碱和维生素Kt缓解毛细胆管平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9卷第2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9 步长脑心通对老年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32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晓明,闫莉 (四川省医科院省人民医院草堂病区内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应用 善(P<0.01),对照组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治 步长脑心通胶囊调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年龄在60 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好,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岁~70岁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口服5一单硝异山梨酯 组别n TC LDI 一C TG HDI 一C 缓释片 20mg/ ̄,2次/天;曲关他嗪20mg/ ̄,3次/天;辅 0.80士0,07 酶Oj。lOmg/次,3次/天,口服。治疗组加服步长脑心通胶 1、O5士0.05 囊,3粒/次,3次/天,连续服8周。结果:步长脑心通可明显 0、79±0.17 降低LDL—C,TIC,TG,升高HDL—C,2组有显著性差异(P< 0,78±0、07 0.01)。结论:步长脑心通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安全可靠,尤其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适合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 3讨论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异常;步长脑心通;调脂 治 对 疗 照 步长脑心通胶囊为一种复合中药制剂,临床广泛应用于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组 B 组 2 2 心、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由黄芪、丹参、 文章编号:1O07—2349(2O08)02一O0O9—02 洽治洽治 桃仁、红花、乳香、地龙、全蝎等16味纯天然中药经科学方法 疗疗疗疗 前后前后 精制而成,其中内含大量血栓溶解因子(BDF),能迅速融解血 笔者自2005年1月 ̄2006年12月运用步长脑心通配合 O O O O 栓,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降 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 nu 7 1 1 ±低血胆固醇,使沉淀于血管壁的脂质、胆固醇逐渐从管壁移至 O ±O ±O +一O 报道如下。 7 1 3 8 血液中参与代谢,减轻粥样斑块的沉积从而减轻动脉管壁的 1资料与方法 狭窄进程,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蛋白质水解酶、线粒体、受 7 nu 7 7 1.1临床资料年龄60岁~70岁的老年患者64例均诊断 7 7 5 6 +一±±± 损的血管内皮释放,抑制了凝血途径的激活有关l3]。步长脑 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冠心病以ISFC/WHO诊断标准确 O 1 0 1 7 4 9 4 心通可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的粘附与 定l1]。血脂异常参照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l2], 聚集,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从 患者除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药物等可继发血脂异常的因 8 5 8 8 6 2 7 8 ±±±± 而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对血脂异常的病人有更为明显的 素。治疗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134-2.76)1 nu 1 1 疗效l4],为防治缺血性疾病的良药。 1 6 2 2 岁。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88±2.77) 循证医学已证明,进行积极有效的降脂治疗能获得明显 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血脂水平均具有可比性(P>0.05)。 的临床疗效,尤其是老年患者。通过调脂可降低冠心病事件 1.2治疗方法采用口服用药。对照组患者口服5一单硝异 (MI、猝死)的发生。因而主张将LDI 一C水平降低能获得更 山梨酯缓释片20mg/次,2次/天;曲美他嗪20mg/次,3次/天; 大的临床益处,因此降低LDL—C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首要 辅酶Q。lOmg/次,3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步长脑 目标,至少应下降30 ~50 。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 心通胶囊,3粒/次,3次/天,连续服用8周后评定疗效。 化作用,其降低同样是重要的独立的心血管病予测因素。冠 1.3观察指标患者于治疗前后复查TC、LDL—C、HDL— 心病等缺血性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 C、TG,治疗中密切观察有无药物反应,评价步长脑心通的调 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炎性机制参与此过程l5 ],临床研 脂疗效。 究证实步长脑心通对防治缺血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循证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Y。检验和t检验,数据以 ±s 学研究证实强效调脂不但能阻止冠心病进展,还能使粥样硬 表示。 化病变发生逆转、班块缩小,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LDL—C, 2结果 TC,TG的升高加速了粥样硬化进程,降低LDI 一c、Tc、TG、 治疗组用药后血脂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例,均有明显改 升高HDI 一C可延缓粥样硬化的发展,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冠 肌痉挛、改善肝内微循环。两者相辅相成,既加强了退黄降酶 [2]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效果,又降低了单纯西药治疗的毒副作用。 社,1995 380 E3]汪承柏.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疗重度黄疸肝炎血浆血栓素B2变 参考文献: 化的研究EJ].中西医结合杂志,1 985,5(6):26 EO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 (收稿日期:2O07—12—09。) 防治方案E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3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