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4篇)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4篇)

来源:锐游网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我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爱心,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不仅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全新认识,对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照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思想道德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认为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我们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要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二、对待学生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在教学中,我坚持用“爱”温暖每一个孩子。

  三、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把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并充分认识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四、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上,我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了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并且,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引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

  能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匪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老师职业道德建设是老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老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养要求。通过学习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我深有感受,我个人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足的老师队伍,就必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训练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特别必要的。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力量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老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假如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训练。因此,我们必需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训练部周济部长最近阐述了当代老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同学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你将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老师。

  一、敬业————明责之源泉

  敬业,是对良知的敬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用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老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训练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同学的训练良心。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迷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老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艳羡的物质财宝,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宝,“精神财宝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由于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宝之中,精神财宝对培育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宝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老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详细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老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老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同学、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常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剧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

  二、勤业————尽责之呈现。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详细呈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详细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觉机会和制造机会,“训练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训练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仔细对待;同学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亲密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共性进展,都需要去全面关怀;活泼好动的、缄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慧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胜利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准时总结。这一切,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老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当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真训练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论述都启示我们,培育同学良好的人格是老师的重要职责。育人是一项简单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给予我们重大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三、精业————履责之依托

  我们处在一个学问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训练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将来,老师惟有不断的自我进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训练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需取得现代的学问,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气。时代是连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与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期的现代人”,“我们做老师的人,必需每天学习,每天进行再训练,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老师要不断的更新训练理念,用先进的训练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把握广泛的文化科学学问,更新学问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训练技术,运用现代化的训练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究,“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肯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同学前头引导同学,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当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老师,才能可持续进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老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讨论者的眼光端详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乐观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熟悉。一名老师“只有讨论和分析事实,才能使老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制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爱好,灵感的源泉。” 老师只要增加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试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肯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阅历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老师走上了从事讨论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老师职业的成就感和骄傲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现了新的盼望。时代的召唤,事业的使命,训练的责任,激励着老师们长期细心耕耘在训练这方热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仔细执行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勤勤恳恳教学,认仔细真办事,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作为一线年轻教师,学习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到任重道远。老规范共八条,新规范已精简成现在的六条,但是内容更为充实,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作为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年轻教师,应如何去体现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从历史发展长河看,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人类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但如果没有教师,他就会断线,就会枯竭;人类的社会生活代代相传,但如果没有教师,它就会陷入愚昧,陷入野蛮。正是教师平凡的工作,连接着老一辈和新一代,连接着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从个人成长的命运看,教师又是人生幸福的和操纵者,教师从事的职业是崇高的、神圣的。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又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平平凡凡,琐琐碎碎,默默无闻。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力,没有显赫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自然,作为人民教师,这就必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人们一提起教师,才把他与园丁、人梯、铺路石联系在一起,这既是对教师工作极为崇高、极为重要的肯定,也是对教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目标。应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师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

  其次是“把爱撒向学生”。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指明了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他还说,“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一点自己也深有体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属于亲缘关系,不是出于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这是一种特殊的、充满科学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上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转化学生自身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正像一位同事所说:“有时自身感到很疲乏,当一走进教室见了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地方那个劲儿就上来了。”我们认为这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有了这种爱,什么金钱、享乐将会被抛于九霄云外。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成效。

  其三要做到“细微之处树榜样”。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和榜样教育学生。”也就是说,身正方能影子不斜。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智慧的象征和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整个人生航程始终面临着人格上的挑战。特别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履行职业道德,才真正称得起是一名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20xx年2月12日在李园长的组织下全园的老师共同学习了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有所了解,在此淡淡自己的心得体会。

  细则中总共有五章分别为:总则,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分的适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处分的原则、权限和程序,附则。通过对这几章内容的学习收获颇大,更加体会到了师德的重要。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严格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严谨治学,以德施教。

  总之,通过学习《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使我深深地懂得遵守并落实职业道德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素质。要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小节,增强规范意识,树立全面育人正确理念,坚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做与教师职业身份不相符合的事情,坚决不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踏踏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