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穴的引证解释是:⒈谓穴居。亦指穴居的土窟。平地曰复,高地曰穴。引语本《诗·大雅·緜》:“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民泽处復穴。”《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汉郑玄注:“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霤云。”孔颖达疏:“复穴者,谓窟居也。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言於地上重复为之也;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公羊传·哀公六年》“而至于中霤”徐彦疏引南朝宋庾蔚之曰:“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
复穴的引证解释是:⒈谓穴居。亦指穴居的土窟。平地曰复,高地曰穴。引语本《诗·大雅·緜》:“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民泽处復穴。”《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汉郑玄注:“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霤云。”孔颖达疏:“复穴者,谓窟居也。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言於地上重复为之也;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公羊传·哀公六年》“而至于中霤”徐彦疏引南朝宋庾蔚之曰:“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 注音是:ㄈㄨˋㄒㄩㄝˊ。 繁体是:複穴。 结构是:复(上中下结构)穴(上下结构)。 拼音是:fù xué。
关于复穴的词语
邓穴 巢穴 唇里穴 癫痫穴 穴窜 喘息穴 穴巢 迸穴 肠遗穴 复穴
关于复穴的成语
焚巢荡穴 犁庭扫穴 堤溃蚁穴 空穴来风 白蚁争穴 狡兔三穴 虎狼之穴 龙潭虎穴 焚巢捣穴 反反复复
复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复穴复穴,拼音是fùxué,注音是ㄈㄨˋㄒㄩㄝˊ,释义是土窟。综合释义:谓穴居。亦指穴居的土窟。平地曰复,高地曰穴。《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汉郑玄注:“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霤云。”孔颖达疏:“复穴者,谓窟居也。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言於地上重复为之也;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公羊传·哀公六年》“而至于中霤”徐彦疏引南朝宋庾蔚之曰:“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汉语大词典:土窟。语本《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淮南子·泛论训》:“古者民泽处复穴。”谓穴居。亦指穴居的土窟。平地曰复,高地曰穴。《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汉郑玄注:“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霤云。”孔颖达疏:“复穴者,谓窟居也。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言于地上重复为之也;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公羊传·哀公六年》“而至于中霤”徐彦疏引南朝宋庾蔚之曰:“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国语辞典:古时穴居,在平地上用土堆成的洞穴。也作「复穴」。复穴[fùxuè]⒈古时穴居,在平地上用土堆成的洞穴。也作「复穴」。其他释义:1.土窟。复,通'
二、词语解释
土窟。复,通''。语本《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复穴[fùxué]⒈土窟。复,通“”。语本《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基础解释:意思是土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